总裁的命定女佣现有方案以单车自主式智能为主,清华团队探索出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智能汽车云控系统(车脑/云脑一体化),并且创建云支持的体系架构。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李克强教授表示,采用中国方案的智能网联汽车符合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包括v2x标准、地图数据标准等)、中国联网运营标准(包括智能网联汽车准入、信息安全等标准)、中国新体系架构汽车产品标准(包括智能终端、云平台、通信标准、驾驶辅助系统等)。
智能基础设施、需要网络运行,并且保证信息安全管理都将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那么,在由单车智能向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发展过程中,中国智能汽车产业会呈现哪些发展趋势呢?
进入2022年年末,多家新能源汽车厂都发布了2022年的销量情况。2022年表现最佳的依旧是比亚迪,全年累计销量 186.35 万辆,同比增长 208.64%,超额完成2022年的150万辆的销售目标。在新品牌中,全年交付量排名前三的是广汽埃安、哪吒汽车、理想汽车。其中广汽埃安全年交付量超过27万辆,哪吒汽车的交付量为15.2万辆,理想汽车的交付量为13.3万辆。
可以发现,从2022年初到年末,造车新势力前三排名不再只是固定为“蔚小理”,排名在各个季度的表现不断变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稳定增长,且是“群体增长”,不仅仅是比亚迪,多个品牌都实现了同比增长,例如广汽埃安全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126%,零跑汽车增长154%,理想汽车增长 47.2%。
零跑汽车在2022年1-8月份的销量中,5万-10万的车型销量占了一半。在2023年,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进入消费升级阶段,销量最大的价格区间将从10到15万,升级到15万到30万。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1年,15万-3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6.2%,预计2022年的年增长率将达到59.6%。由此推测,2023年,会有更多新能源汽车厂商加大对高端车型的投入。
随着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中国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技术使用场景会从城际高速路、城市环路,逐渐应用到城区道路中。2022年9月,小鹏城市NGP系统正式落地广州,该系统可以让小鹏汽车更加智能地驾驶在城市道路。
与此相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需要搭载更高算力的智能驾驶计算平台。例如小鹏G9搭载两颗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高达508TOPS,作为对比小鹏P5采用的是英伟达Xavier芯片,算力为30 TOPS。此外,辅助驾驶系统还需要更多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感知元件,实现全方面感知。
除了车端的技术,在路端的技术对辅助驾驶系统进入城区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据了解,深圳在多个行政区域开放辅助驾驶测试道路近53条,已经累计开放测试道路超过201公里,累计测试里程超94万里。未来,路侧的感知、决策、控制等技术也即将越来越成熟,云端智能还需要大容量有线网络接入、汽车云数据平台,由此支撑起车路云一体化智能交通架构的发展。
具体来看,车内人机交互可以分为视觉交互、语音交互和手势交互。目前,视觉交互和语音交互是主流的发展方向,预计手势交互会在除了主驾驶位的副驾驶和后排应用场景有更快地落地。
在视觉交互方面,主要体现在显示屏上。目前,中控屏幕正在朝着多屏、大屏化,以及智能表面材料的趋势发展,例如理想L9推出了五屏交互。此外,奔驰EQS、理想L9等多款车型已经取消物理按键,触控成为主要的交互方式。
此外,AR-HUD技术的应用,让显示交互介质多元化,从中控屏延伸至挡风玻璃等。目前,搭载AR-HUD的车型主要还是国际车厂居多,但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也有应用案例,例如,2021年发布的广汽传祺第二代GS8正式搭载了ADAYO华阳基于DLP技术方案的AR-HUD。预计在2023年也会有国内车厂持续布局,并推出相关车型。
值得期待的是,AR/VR在智能汽车上找到应用场景,例如通过投屏线连接AR眼镜后能将理想L9车机的内容映射在智能眼镜中,蔚来汽车还推出NIOAir AR Glasses。诸多显示交互技术,让智能汽车上也能实现沉浸观影体验。
语音交互技术陆续出现在2022年的新车上,当然,这并不是2022年才有的交互方式,蔚来汽车在2017年推出了NOMI,官方介绍蔚来NOMI基于强大的车载计算能力和云计算平台,集成了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情感引擎。发展至今日,车内语音交互能够实现免唤醒、连续对话、音源定位等升级体验,并且从被动式向主动式发展,且具备情感。这背后都离不开AI技术的支持,随着语音交互的升级,对AI技术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手势交互主要是在音量、灯光、多媒体切换等功能上,例如蔚来汽车的NIO OS可以进行屏幕手势操作。业内人士认为,手势交互或能与ADAS功能结合,基于车外视觉感知,实现车辆召唤、启动、泊车等多种功能,从车内交互延伸至车外。
为了提高充电速度,不少厂商瞄准了充电技术其中800V快充技术备受关注。例如,小鹏汽车在2022年9月发布的小鹏G9正是引入800V高压SiC平台,定位“超快充全智能SUV”,此外还有现代和起亚等也推出的基于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
可以预计,随着大众、奔驰、宝马等国外车企,以及广汽埃安等国内车企采用800V高压SiC平台打造竞争优势,SiC将加速上车,相应产业链将迎来快速发展。
需要关注的是,与智能汽车800V高压SiC平台配套的充电桩也需要做相应的升级,要将传统充电桩升级到800、1000V甚至是500kW以上大功率充电。预计在2023年与小鹏G9配套的800V超级充电桩也会加速部署。据了解,配合小鹏汽车自建的480kW超快充桩,小鹏G9最快可实现充电5min,续航200公里。
更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为新能源汽车带来竞争力。但零跑汽车创始人朱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现在电动车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燃油车,只有电动车的份额大了,大家接下来买汽车更多才会考虑电动车。若是与燃油车竞争,智能汽车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续航焦虑。
进入2023年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退场,但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的补贴还在持续。不管是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还是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等车厂都在加大都对充电服务的投入。如果从厂商对充电服务的布局来看,不同的车厂都有各自的策略,主要还是充电和换电模式。
在充电模式上,小鹏汽车在G9订单前10的城市集中建设S4超快充站点,官方预计到2025年将再建设两千个小鹏超级快充站。在换电模式上,2021年,换电车型占新能源汽车车型的三分之一,预计未来还会进一步增加。目前,蔚来汽车是高端2C市场的主要玩家。据了解,从蔚来汽车进入换电站到充完电,仅需5分钟左右。随着蔚来汽车销量的进一步提升,预测蔚来对换电站也将有进一步的投入。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充电桩芯片也将由此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除了到充换电站充电,比亚迪和蔚来还上线了移动充电服务。当车主在驾驶过程中电量耗尽,可以线上选择呼叫、下单,就会有服务车过来充电。目前,比亚迪还没有自建品牌充电站,业内人士认为,比亚迪汽车销量已经超过180万辆,与小鹏汽车、蔚来汽车的12万辆销量相比,将会一笔巨大的投入。目前来看,一旦完善通用充电桩对比亚迪汽车未来的销量也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