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0/30 17:59:22 | 【字体:小 大】 |
写给我爹的一封信智能网联汽车是具备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自动控制,或与外界信息交互,乃至协同控制功能的汽车,是推动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2015年以来,国发展。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加速迭代演进、产业发展不断深化、行业监管需求迫切,对新形势下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其视为解决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从而驱动汽车行业科技变革、加快升级。2019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为636亿元,2021年已增长至101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6.1%。2021年,我国乘用车新车市场中具备L2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销售476.6万辆,渗透率达到23.5%,同比增长57.2%。2022年,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达 700 万辆、同比增长 45.6%,市场渗透率提升至 34.9%。国内多数车企量产了L2级辅助驾驶汽车,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3年1至5月,具备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L2级智能驾驶功能的乘用车上险量达到309.9万辆,同比增长40.6%,市场渗透率达到42.2%。目前,我国智能驾驶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配备L2驾驶技术的汽车已实现批量生产,但应用场景仍然有限。搭载L3、L4、L5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仅能在实验及示范的特定场景下运行。随着技术改进和自动驾驶技术准入政策的出台,L3汽车有望于2023年实现销售,L4及以上汽车有望2025年在国内市场销售。
经过十年发展,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业发展都有了长足进步,逐步从全面落后和追赶态势,发展为与欧、美、日等汽车强国并跑,部分领域领跑的态势。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在整车集成、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方面进步明显,关键技术与智能网联整车产业化节奏保持协同。关键部件方面,毫米波雷达、车规级激光雷达、大算力计算芯片等已取得自主突破,开始进入量产前装,逐步对国际产品形成替代。网联化技术方面,我国已形成C-V2X芯片、终端和系统全产业链。在车载计算芯片方面,国内厂商推出车规级AI计算芯片产品,在芯片算力、能效比等方面,与进口芯片产品差距缩小。另外,底盘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技术逐渐成熟,系统产品的自主化比例在提升。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迭代突破,电子电气架构加速从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软件、数据、算力等的需求指数级增长。但是,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涉及的环境感知、线控执行等关键技术扔落后于汽车发达国家,绝大多数车规级芯片依赖进口。同时,在以车载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领域与国外存在差距,关键零部件等产业存在基础空心化现象。因此,应坚持创新发展。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已有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7000余台套。全国已经有超过50个省市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规定实施细则。目前,广州、长沙、上海、武汉、北京、深圳、重庆等地开展了自动驾驶载人、载物测试,为各类场景的示范运行乃至商业化试运营提供了政策环境。面对新冠疫情,无人配送、无人消杀等自动驾驶车辆对紧缺的人力、运力进行了有效补充。全国50多个省市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超过2000张,开放测试道路超过15000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并针对性地布局载人载物、无人清扫、末端配送等多种场景,测试示范加速向纵深发展,无人化测试、商业化运行加速推进,地方立法突破迎来全国新高潮,测试结果互认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向规模化示范新阶段演进,相关部委加强产业发展创新政策供给。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长沙在内的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出租汽车、城市公共汽(电)车等商业化试运营,且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来源:乘联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
智能汽车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个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 下一个智能汽车: 没有了 |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