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深渊领主出装一般认为,电子维修需要很多知识,然后许多人看到复杂的电路板、机器,首先是不敢动手了,因为看到的都是不懂的东西,人是这样的,对陌生的东西是抗拒的。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许多人会修电脑,换主板、换内存、换硬盘。实际这就是替换法,无非是这个替换的元件更小而已。
基本的检测步骤是,用电压法判断故障范围,确定一个大范围的某一块出了问题。然后用精细的二极管档法、电阻法确定更小的位置。
如果在工厂的话,有更简单的方法是对比测量法,对比好的设备判断不良的设备情况。
开始维修,什么?这就可以开始维修了,根本没看懂?不相信吧,其实真可以开始做电子维修了。1 认识下万用表
万用表是电子工程师必备工具。万用表实际上是将欧姆表、电压表、电流表、二极管表、通断表、三极管表、电容表... 等等功能在一个工具上实现了,名副其实的万用。
电子知识很有用,但是电子又是个非常难于入门的东西,最大的原因就是看不见。人的大脑非常懒的,并且非常喜欢捷径,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通过走捷径解决。这里就产生冲突了。
很多电工、包括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很多年也不入门,跟上述原因也相关。我们开始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实际上会让人不知道变通,电子不是靠死记硬背解决问题的,很多到公司的新人,领导安排一件事,总是按照在学校的套路来解决问题,领导讲一句记一句,生怕漏掉些什么。实际上你哪怕记一本书,仍然会有99.99999%的东西会漏掉。因为有序的东西自然界本来就是极少数,随机才是主流。
电流档估计一年用个一两次,交流电压档估计一年用个十几次。当然我现在不大维修了,但是这两个档位频次用的实在不高(弱电),强电交流电压档估计用的比较多,再就是用钳形电流表。
这一招是封神的绝招,大家无论如何也要学会(你可是跳过了练气~筑基~结丹~元婴期 :)。
二极管档测量法主要原理是差异化和对比测量,另外就是微观测量。这里说明一下,大部分维修技术人员陷入了一个误区,该抓细节的时候放弃了,不该钻细节的时候又走不出来。作者开始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是非常正常,有些技术或者技巧是需要传承的,有些东西是可以赚大钱的,古代时候,技术含量低,一门技术是一家或者一个家族赖以生存的本钱,所以有传子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说法。
即使是现在也是一样,许多人因为局限性思维,认为离开一家企业无法生存,有太多东西又难以割舍,所以在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些经验,是不对外传的,因为教了新人会丢饭碗。
另外一种情况是行业机密,的确有一些商业模式、模板、程序、技术资料、配方等等是经过大量实验或者运气成分获取的。是能够有非常大的效益。所以这些东西也有保密需要。
扯远了,大部分维修人员犯的一个错误是,用万用表量到一个数值,怎么看怎么正常。举个例子,好的板子用二极管档量测一个地方是0.500,量测坏的板子同样的点值是0.600,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正常的,都认为这种情况是误差引起的。实际问题根结就在这里,精细化测量不够,实际来说好坏偏差0.020就一定有问题的,即使产品能够工作,也是带病不正常的工作,犹如人感冒了也要上班,但是上班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效率全无。
这就是微观测量,主要原因是技术在发展的,假设30年前,很有相当多的分立元件(集成电路用的不多的情况),误差的确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已经纳米技术了,再烂的产品相对于以前也是高档货(人是不知足的,看看现在的电子设备,故障率已经极底了,以前都是修着用)。
掌握这一个原则(偏差0.020)最近10~20年内是够用的,大量的设备误差就在这里,然后对比测量,顺藤摸瓜就能找到故障点。
以下两个链接作为本篇的补充说明(假设只是针对电子维修来说,本节就是最重要的,如果本节看不懂,要时刻回查,学习实践后再来几遍就好)
作者独家发明的二极管档测量法:掌握此方法能够解决工厂内90%的电路故障,下面详述,
如果仍理解不透彻关注公众号 rumenxiangdao(向导工作室),或者加作者微信xc32640110交流。
不用上电的情况下用二极管档数字万用表红笔接地, 黑笔量测各个引脚,把量到的值记下来对比两个板子有差异的引脚顺着排查,找到问题点。量测不要存在大电容的位置 (可以先把大电容断开) 其他地方都很准 ,存在集成电路的地方特别注意,很多引脚相差0.02V 就有问题。
二极管档 红表笔接地黑表笔量测正常电路板: 27脚值 0.540, 28脚值0.542,假设27量测值变成了 0.520以下那么存在两种情况导致此问题1)27脚 28脚短路2)27脚内部保护二极管击穿(U3内部对应此脚的保护二极管或U1内部对应此脚的保护二极管)
假设27脚量测值变成了 0.560以上 因27脚 28脚 连接U1 U3存在三种情况导致此问题1)U1 27脚 焊接不良2)U3 焊接不良3)U1 U3间断线基本原理就是 仅针对U1 27脚来说 27脚连线 任何一个元件未焊接好或中间断线,会导致正常值变大 典型值变大0.020V 以上实际原因我们本来正常是量测的,2个保护二极管并联的值(U1 27脚对应内部保护二极管 U3对应27脚走线的内部保护二极管)
因为断线或没焊好一边 只量到了一个保护二极管的值 所以变大了。27脚与相邻引脚短路(特别是同类型引脚)造成的结果就是:
并联阻抗变小导致比正常值小0.020V 以上 。这种情况在现代的集成电路中极其常见,实际就是本来27脚在(正常能量到U1 U3内部两个保护二极管并联的值)与28脚短路时 就变成了了 4个保护二极管并联的值自然变小。维修的基本原则就是
这个保护二极管是对地反接的(正极接地 负极接引脚)我们红笔接地 黑笔测量正好是量测这个保护二极管的正向导通值。根据以上原理推而广之:量到电路中任何地方的值比其他地方变小了,
(可能存在不完全击穿现象 晶体管类最常见的 电阻电容一般都是因焊接导致)
量测到任何地方的值变大了,那么一定存在断路现象 或者元件阻抗变大现象 ,
(小电阻常见此现象 例如电源电路中取样的0.X欧姆电阻)。这样大家总结经验,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只用二极管档就可以找出大部分故障。
不同的人只会产生两种感觉,一个是简单,一个是复杂。1. 首先你别产生怕的心理,人是万物之灵长,
2 把这个板子上面的件分分类,只有两种 主件和副件:)IC 为主,分离件为副3 把故障分分类,也是两种 有电 没电无源之水谓之死水 无根之木曰死木
这里就有大家都知道一个维修的原则,首先要保证电源正常。现代IC 控制引脚 数据引脚 等 只要是同类的 对地导通电压值差异很小,
看看怎么把这招 推而广之,让这个对地导通电压法无所不能,大小故障判断通吃。板子不上电,二极管档 用红表笔对地,黑表笔用来测试各引脚。这里解释下为啥用红笔接地,因为IC设计内部有保护二极管,二极管的正端是接地的,负端一般接引脚,这样用来保护输入输出电路。我们实际测试的可能就是这个保护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值,或者是多个保护二极管并串联的值;没必要考虑这么多,反正这个值是定死了,跟其他同类引脚有差别了就不正常,不正常就要顺藤摸瓜直到找到那个引脚出问题。现代芯片的制作工艺引脚越来越小,间距越来越窄,引脚间短路非常常见,引脚变小IC微型化又会造成应力都可能造成引脚开路,或者SMT焊接不良造成一个几个引脚开路的现象。假设U1的 8位数据引脚 D0 - D7 与U2的 D0 -D7一对一相连接我红笔接地 黑笔这8个引脚都测一下,突然发现D3 为0.530 其他都为 0.560 我的判断是D3 线 又都正常 那么我就怀疑 U2的D3跟其他引脚短路了 十之**是这样 IC本身击穿的情况倒是少数。假设突然测到D3 为0.530 D4 0.530 而其他为0.560 那么我第一个判断就是这两个短路了,呵呵这里又有个小技巧了,你可以做做试验呢,红笔接地 黑笔同时点中这两个脚看看是不是 万用表显示笔其他单个小0.020V ,秘诀就在这里:)还有一种BGA的方式 所有引脚是成矩阵排列的 那么相邻的引脚都有可能存在短路现象 我只要找到一个脚不正常 我首先去怀疑 周围一圈的引脚是不是存在短路的现象。假设我突然量到 D3 比其他大了 0.020V 为0.580左右 那么我就怀疑 U2 端的D3 与PCB线 都应该接到IC内部 IC内部通过部分线路接到电源和地。并联起来这个值为0.560 先在突然变成0.580 那么就是其中一个IC 开路数据总线.....Dx 地址总线....Ax 控制总线.. 都是这样去量,凭我们的理论已经能推断出大体的那个引脚出问题那么再用这种方法测测就更加迅速来讲故障定位。特例: 假设引脚接电容 电容不正常造成的问题 那么这个值就测不出差异不过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小,忽略不计。我们可以通过试验和测量 确定一批板子 数据脚等 对地电压值 两个对比量一下,90%的故障很轻松的排除。这是在工厂的情况。假设我就一块板咋办呢?D0-D7 有 8个引脚呢 几个确定一个是否正常还不轻而易举。这时旁边又有个老兄来问了,我这板子根本上就没IC,你让我咋办。为啥叫绝招,还没看明白呢,这个是在测二极管的特性,让我来告诉你,只要你的器件多余2个爪 你就把它作为主件 红笔对地黑笔挨个量下 都有个值出来,我们目标是找差异,在出各种故障后这个值的差异 与好的板子对比 小了 这条通路种有短路现象 大了就有开路现象:)这时又一个跳了出来,我板子上根本没晶体管你让我咋办,二极管三极管电子管可控硅 。。。 统统没有?还是对地量,换电阻档量,总有一个档位适合你,没有阻值那就是石头了,石头是不导电的:) 不导电的死水是无用的。你的理论越丰富,需要测量的脚位越少。这个方法或许对有些人来说有些麻烦,但是他很像一个万能的招数,假设你实在没招了 就用这招,保证能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看起来最麻烦的方法有时候是最简单的:)好好练练这招,假设你现在是维修 学会了你立马可以做技术员了假设你是技术员 你立马可以做工程师 。能搞定大部分问题的电子技术人员,难道他不是工程师,最少也是维修工程师。这里再给点经验值刚才说到的1 IC 数据 地址 控制总线 0.300左右 这个如果坏掉偏差比较大想想很简单 电源被击穿 一般问题就大了 伴随着可能不止一个元件损坏一个个排除 直到所有的脚位 像开关IC 开关管等 先用对地法 量量与其他板子非常接近了 才能说他正常了一般电源击穿 都会到了 0.040 ~0.070 之间有些轻微击穿 为0.200左右 这个IC即使能工作其实也坏了,秋后的蚂蚱了。IC 的引脚就这么几种,都大同小异。
最后这里还有一点,大家常用用可以避免烧板子。在组装后的板子不要马上上电,用二极管档在几路电源输出的位置测试下如果电源没有短路的现象才好上电(一般短路存在这个值会低于0.080)。(有条件的可以搞个直流电源,电流保护设在500毫安以下,只要IC能工作就行,等控制部分修好了,
最后在说一句 不是你水平低 是太懒 当理论还达不到的时候你的目标是 我可以换30个元件 只要他还没好,
我就要换到最后一个才行(不是只换一两个件就放弃了,那就麻烦了)。放心,只要有决心,这个数字就是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