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娶小三试试近日,在很多郑州人的朋友圈里都在转发即将单双号限行的消息,尽管官方还没有发布正式的文件,本地媒体也对此做出了辟谣。但就往年的惯例来看,单双号限行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很多车主为了避免单双号限行带来的出行不便,开始考虑买一辆不限行的新能源车供通勤代步使用。但是看到网上新能源汽车产生的种种问题,又对如何选购犯了难。
对此,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目前市面上在售大部分车型电量在30kwh至60kwh之间,假设每次车辆行驶至电量几乎耗尽到10%左右再进行充电,充满按照50kwh来计算。根据电费=电池容量/充电效率×电价,因为电价的不同,每次充电所消耗费用不会超过百元,如果是使用家里停车位的充电桩电价更便宜,花费也就二三十元。记者尝试在充电站使用快充充满一辆没电的车总共花费也就60元左右。而这样充满一次电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400公里甚至更多,平均下来每公里的费用不过几毛钱。
要说纯电动汽车的省钱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尽管在市区通勤随着充电设施的完善和续航里程的增加,400公里的续航已经足以抵消很多用车场景的里程焦虑,但是今年频发的新能源汽车自燃事故却让不少打算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对其安全性心存疑虑。
根据新能源车事故调查统计,引发车辆自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充放电时电流过大或接触不好导致电池太热,会引发自燃;充放电时电池包温度控制不好会导致着火;在剧烈碰撞或高速碰撞后,持续高温下电芯隔膜熔化造成直接短路从而起火。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让车主防不胜防。
根据新能源的方式,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新能源车除了纯电动车型外,还有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增程式混动等类型。他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甚至驾驶体验也各有差异。唯独需要注意的事,如果想要避免限行困扰的话,目前本田或者丰田的油电混动车型不能使用新能源牌照。因此,对普通消费者而言,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就成了最多的选择。
纯电动车的好处在于可以上新能源牌照,并且还能享受一定补贴。但是完全靠电池提供动力,难免在天冷或者山路上会出现里程衰减的情况,并且充电时间也更长,更换一次电池的费用可能要占到总车价的一半甚至更多。所以导致纯电动车的保值率也很低。目前市场主流品牌主要有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比亚迪、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威马汽车等。
插电混动车型,由于可以采用电池和汽油双重动力源驱动,纯电模式下的1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完全可以满足每天上班族市内上下班的通勤需求。但是插电混动车型同样存在燃油模式驱动下油耗偏高,价格偏的问题。
还有一种就是尽管不能挂新能源车牌,但是同样属于新能源车型的油电混动和轻混动。
除了不能享受不限行政策外,这类新能源车型同样很省油。例如本田和丰田的油电混动车型油耗比燃油车低的多,在车辆使用不受任何影响的前提下,油耗能低至4-5L每百公里,相比其他燃油车加满一箱油六七百公里的续航里程,混动车型的续航里程更长,甚至能超过一千公里。
另外,作为纯电动汽车的补充车型,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增加一台发电机的原理,进一步解决了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但受制于技术难度和动能转化过程中能量浪费严重,目前增程式混动车型并不是市场主流,可选择的车型也十分有限。
除了按照技术特点划分外,根据传统的区分车型方式,新能源汽车可以分为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新造车势力。
在美国有七成购买纯电动车的消费者选择了特斯拉,但是它今年以来频发的起火事件也让很多消费者感到惶恐。在国内,蔚来这样倍受关注的新造车势力企业的车型也是美美地吸引了很多人的视线,然而这样颜值高又价格高达35万-55万区间的车,也在今年出了几次起火事件。
如果说2018年以前人们对纯电车型的焦虑在于续航,而2019年很多企业推出了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型,然后人们目前最大的焦虑在于安全。
也许你会认为合资品牌品质好,比自主品牌值得选购。然而在纯电动车这个赛道上,和传统燃油车大有不同,合资纯电车选择仍需谨慎。
目前所有合资品牌的纯电车型匮乏,一大批的油改电车型推出,价格不低、驾驶效果和安全性都没有得到保证,性价比并不高。
在中国的纯电车市场上,比亚迪以绝对优势成为领头军,它推出了各种价格、各种样式、各种大小的纯电动车,几乎覆盖了所有购车人群的需求。尽管为了保证性价比,它在配置、内饰用料材质等方面极度控制,但是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紧随其后的就是北汽新能源、广汽新能源和吉利新能源推出的多款纯电动车型,近两年推出的新产品无论从续航里程,安全可靠度还是内饰做工车身设计上,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当续航里程不再是问题的时候,充电焦虑这件事车主又插不上手,因此唯一能由车主选择的就是购买一辆安全的新能源车,因为纯电车的特殊身份,因此车辆就要具备与燃油车所不同的系统安全设计,依靠正向开发的方式进行研发,需要经历大量的测试来修正才能来实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