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翻身19楼》这部电影吗?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深刻,我希望以后有机会去做这样的一些工作,能够把它(
在8月29日梧桐车联的战略升级和新产品发布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采访了长安智能化院总经理、梧桐车联CEO 贺刚。
在贺刚看来,未来汽车之间最大的差异化一定是,这也是未来科技行业发展的方向。
十几年前,智能手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也改变了手机业的商业格局。今天,科技进步带来的产业巨变,将在汽车产业再度上演。
随着5G、车联网、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到来,经历了130多年的汽车产业正在迎来新的变革——硬件能力不再是唯一标准,智能化的水平正在成为决胜未来的关键。
与此同时,智能座舱也迎来发展的机遇期。2021年中国市场新车渗透率已达到53.3%,高于全球市场。赛迪统计,2025年搭载互联网的汽车将突破10亿台,有望形成规模超过万亿的超级市场。到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或将突破2000亿元,汽车产品渗透率有望达到80%。
行业变革的浪潮已经逼近,面对上万亿的巨大市场,前有阿里上汽联手打造的斑马智行,背靠吉利、并寻求海外上市的亿咖通;后有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ICT企业,如何顺应趋势抢先布局并巩固优势,也是包括梧桐车联在内的所有玩家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新的领域也好,旧的领域也好,市场一定是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化不断变化,任何一个企业、一项技术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或者能够超越用户需求。”面对竞争,贺刚表示,传统车企、互联网企业、新势力造车都纷纷入局,各方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并以开放、融合的理念,加深合作;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优秀企业加入,也将进一步促进整车智能化发展。
当然,贺刚也指出,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从野蛮快速成长到日趋理性,这个规律对整车智能化领域也同样适用。
而脱胎于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又与腾讯深度合作,梧桐车联的目标是做到全行业第一。
“长安与腾讯是梧桐车联的导师同时也是技术的实践地。同时,梧桐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对不同客户群体的覆盖和反馈,反向为长安和腾讯赋能,可以推动相关基础能力或产品的优化。”贺刚表示,梧桐车联不会做一个纯粹的执行者,面向不同客户,梧桐车联希望围绕用户的真正需求,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或建议。
就在当天下午的第二届科技生态大会-智能科技体验分会上,梧桐车联正式由“行业领先的智能网联系统方案提供商”升级为“行业领先的整车级智能交互科技公司”,将以软硬一体的方式提供整车级智能化方案,向行业输出智能交互系统产品和服务。
同时,梧桐车联还发布了包括智慧识别、智慧分析、智慧策略与智慧执行在内的、可持续进化的智能化产品——“诸葛交互决策脑”。
在“交互策略脑”的加持下,梧桐车联打造了“自然语音系统”“融合推荐系统”和“超感控车系统”三大产品体系。
其中,“自然语音系统”从用户体验出发,力图用更高的人工智能水平,解决用户在与车辆交互中真正的痛点,可实现“免唤醒”与“方言智适应”;“融合推荐系统”借助综合感知算法和引擎,可实现内容和车控的联动推荐,打造“五感官交互”的智能情景推荐以及“全智能主动推荐”功能;在车外交互方面,“超感控车系统”可实现“视觉控车”“手机控车”“手表控车”功能。
“从行业发展的规律上看,人车交互的发展趋势就是由整车机械交互到整车语音交互到整车智慧交互再到未来的整车拟人交互。当前我们已进入整车智慧交互的元年。”贺刚告诉记者,从用户需求上看,座舱实际承载的是用户与车的完整交互,这需要传统智能座舱不断拓展想象边界,向个性情感、智能交互等差异化需求展开。
自2018年7月成立至今的四年时间里,从2019年腾讯生态核心应用上车、实现微信车载版全球首发和微信小场景首批搭载,到2020年推出具备AI能力的完整ROM级解决方案、成为行业首批实现FaceID与生态账户登录打通,从2021年Open OS成为首个开源的、专为车环境打造的操作系统技术底座到刚刚发布的“诸葛交互决策脑”,梧桐车联也在加快智能化服务在汽车上的应用。
“人工智能一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巨大的方向,未来智能汽车具象化的形态一定是变形金刚。”20多年前的科幻电影让贺刚对未来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充满期待,同时,他也坚信,未来的智能汽车一定是逐渐走向拟人化。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梧桐车联此次战略升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贺刚:一是国际趋势或者是外部趋势,二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三是客户需求,四是竞争环境,五是发展机遇。
这五个方面中,影响最大的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汽车已经从传统的交通工具演变成了智能伙伴,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可以交流、指导、保护安全、保护隐私的伙伴,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行业趋势。
从用户的需求上来看,在智能网联领域,从最初的卡带机到CD、DVD,从触摸屏联网到APP上车,用户需求在不断变化,未来,用户对汽车的需求一定是像大黄蜂、擎天柱一样的伙伴。
贺刚:梧桐车联最初的业务比较窄,可以理解为车载娱乐系统的软件部分,但现在面向的是智能交互系统产品和服务。从主机厂的需求来看,智能化主要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4个大的业务主体。
其中,智能驾驶主要是车跟路的交流,车跟人的所有的交互都叫智能交互,车外可以用手机控车、在任何地方实现智能家居与车联动。
贺刚:最深的差异化一定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才能体现差异化。灵魂的升级是未来整个科技行业发展的方向。
但是目前,与智能手机发展相似,整个行业依然面临着趋同性,但同样也存在技术壁垒。智能手机的天花板目前还没看到,智能汽车的天花板同样遥远。作为全世界最复杂的批量化生产的产品,汽车的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相信,汽车的拟人化很快就会突破的。汽车拟人化主要依靠的是汽车的“大脑”,也就是算力、算法和数据。
基于以上思考,梧桐车联打造“4+12交互策略脑”,通过视觉识别引擎、语音识别引擎、生物综合识别引擎,构成全面的、接近于自然感知的能力;基于行为数据分析引擎、车辆数据分析引擎、环境数据分析引擎,完成从人到车再到环境的数据分析覆盖;同时,综合策略引擎具备融合判断、主动调度仲裁的系统能力;此外,声学控制引擎、视觉控制引擎、气味控制引擎、触感控制引擎、驾驶控制引擎协同工作,将完成对整车的细节控制。
贺刚:其实每个企业它都会干一件事,叫预言一代,开发一代,量产一代。首先是要预言一代,预言可能是预言的5年以后的技术或产品,开发一代开发的可能就是2-3年以内的东西,量产一代是正在生产的。在这个过程中,要思考的是如何快速跟上客户需求。
在梧桐车联,今年年内,就会有搭载“交互策略脑”大部分功能的车型上市,更多的功能也会以OTA的方式陆续上车。
《21世纪》:当下,智能座舱迎来了包括华为、小米在内的更多的玩家,如何看当前的市场竞争?
贺刚:华为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对手,说对手其实也不合适,因为梧桐跟华为之间也有合作。
在新的领域也好,旧的领域也好,市场一定是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化不断变化,任何一个企业、一项技术必须以用户需求为基础,或者能够超越用户需求。传统车企、互联网企业、新势力造车都纷纷入局,各方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并以开放、融合的理念,加深合作;同时,越来越多的行业优秀企业加入,也将进一步促进整车智能化发展。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会从野蛮快速成长到日趋理性,这个规律对整车智能化领域也同样适用。
梧桐的目标是做到全行业第一,基于开放的商业模式,2022年,梧桐车联装机量将超100万台,到2025年,梧桐车联将实现年装机量超过500万台的规模。
贺刚:长安与腾讯是梧桐车联的导师同时也是技术的实践地。同时,梧桐是一个很好的载体,通过对不同客户群体的覆盖和反馈,反向为长安和腾讯赋能,可以推动相关基础能力或产品的优化。
《21世纪》:去年,上汽董事长陈虹抛出的“灵魂论”引发热议,在开放合作中,梧桐车联如何避免与主机厂的“灵魂”争夺?
贺刚:梧桐车联不会争夺主机厂的“灵魂”,而是为主机厂提供类似“全家桶”的技术选择,客户完全可以在其中自由选择使用哪种服务或者技术。
同时,梧桐依靠的是用户驱动和技术驱动,用户驱动是根基,如果技术的变革不能带来用户的体验价值的话,这个技术是没有用的。新的技术一定是来源于对客户有价值,只要是有价值的东西,梧桐都是会提供给整个行业的。
此外,梧桐对全行业开放的核心不只是开放,更重要的是能带来差异化体验价值,离不开关心用户,调查用户,然后洞察用户和与用户共创。梧桐车联不会做一个纯粹的执行者,面向不同客户,梧桐车联希望围绕用户的真正需求,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的服务或建议。
虽然背靠,目前,梧桐车联已与10余家客户合作,超过 100 余款各类车型,如长安 UNI-T、长安 CS75 PLUS、奇瑞捷途 X70 等,涵盖自主品牌、合资品牌、豪华品牌。
贺刚:一方面,我们在呼吁国家建统一的云平台,企业统一上传,由具体部门监管;另一方面,实际操作中,确保所有用户感知数据不离开车,即时脱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