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漫社——当互联网的风吹到地图行业时,“悟道”的图商们纷纷开始讲述起了自己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地图行业以导航电子地图为主的电子地图正逐步取代纸质地图,成为出行的首选。2002 年,丰田威驰成为国内第一款装载导航系统的车型,导航电子地图正式商用于汽车导航,后续本田、日产、大众、宝马、沃尔沃等都在中国市场投放了导航车型。
车载导航多前装于汽车,通常搭载车型较为昂贵(如带电子导航的威驰比同配置高出 3.5 万元),然而搭载车载导航的汽车凭便利性与革命性,车企和消费者都愿意为其付费,图商正式开启“躺赚”生涯,以四维图新为代表的国产图商便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崛起。
随着消费者对电子地图的认可和依赖,导航电子地图搭载手持导航仪(PND)开始在2005年前后追赶车载导航仪。起初 PND生产成本高昂如奢侈品,主要是TomTom、Garmin、Magellan等国际品牌推广,而之后国内长虹、魅鼎等家电厂商也大量进入PND产业,使得 PND 成本快速下降。
作为PND设备软件成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导航电子地图却成为当年PND混战幕后的赢家,除市场需求激增外,导航电子地图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包括数据采集、处理、更新和维护等环节。这种高技术门槛使得只有少数企业能够进入该领域,并建立起竞争优势,而高德、腾讯、道道通、凯立德等图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得以快速成长。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监管力度的加强,PND市场逐渐走向整合。2010年至2017年间,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被淘汰出局,而拥有优质导航电子地图和强大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则逐渐崛起。
这个时期恰巧智能手机崛起,安装导航电子地图应用的智能手机成为出行首选。随着智通过智能手机,导航电子地图能够渗透进了生活的各个场景,驾驶员日常生活中就已经熟悉手机导航的使用,并且将这一习惯带入驾驶场景。特别是2013 年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相继宣布免费之后,互联网地图+智能手机的组合完成了对车端市场的快速占领。
但这样的免费仅仅是针对个人消费者,对于汽车厂商而言,面向车企收的“导航电子地图授权服务费”才是盈利的大头,尤其是进入智能汽车时代之后,车联网功能的搭载率逐渐上升,使得在车机使用在线导航软件成为可能,同时车机自带的导航电子地图也能够提供导航支持。如今 IMU+GNSS 等定位传感器的上车成为趋势,车机导航与汽车一体,能够提供更贴合车载场景的功能。
图商向汽车企业收取的“导航电子地图授权服务费”具体多少属于商业机密,但可以确定的是目前主流方案基本是按每一台车收取年费的形式合作。虽然图商和车企对于这个费用都极少谈及,但值得一提的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高德地图有一年提出标准化高精地图服务费不超过100元/辆的服务标准,让不少业内人士参与讨论。按照当时报道,100元的成本价格,主要用于信息采集、质量检测、运营维护等方面。
但不少业内人士均认为这或许是在“赔本抢市场”,当时业界预估高精地图辅助自动驾驶的服务费,预估每辆车收费在700-800元/年比较合理,虽然是普通导航电子地图每辆车年服务费的20-35倍,但高精地图辅助本身就需要图商在数据采集、数据制作、运维等环节付出更高的成本,用户在获得更优导航体验的同时,车企也能够根据高精地图开发更多车辆功能以提升竞争力,贵一些的确合理。在高精地图火爆的2017年,四维图新导航业务毛利率高达95.47%,可见卖图有多挣钱了。
然而,随着智能汽车赛道竞争的白热化,按年付费的购图成本显然让不少车企感到了压力,尤其是“无图”(智驾)技术路线的崛起,图商“躺赚”的好日子似乎走到了尽头。
以四维图新为例,据四维图新财报,2024年上半年,四维图新营收16.67亿元,同比增长11.08%,净利润亏损3.56亿元,同比扩大20.62%,扣非净利润亏损3.64亿元,同比扩大23.17%。近年来,四维图新业绩起伏不定,自2021年盈利1.22亿元短暂扭亏,随后2022年至2023年,该企业分别大亏3.36亿元、13.14亿元,至今年上半年再亏损3.56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超20亿元。
另一图商高德地图同样不好过,从2014年阿里收购高德那天开始,高德地图一直就在亏损。如今十年过去,高德地图也没有实现盈利,依旧是在亏损。目前可以查到的数据,高德2022年一季度报告给阿里的亏损,大概有 3.2 亿人民币,虽然之后再也没有对外披露过,也可以从阿里的财报中窥得一二。
根据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2024财年财报:报告期内包含高德的本地生活集团营收598.02亿元,亏损额从上年的131.48亿元收窄至98.12亿元。虽然亏损收窄,但高德还是缺乏盈利能力,需要阿里持续不断地输血也是既定事实。
“最早开第一家江湖菜的时候,为了在高德地图上显示自己的店铺位置,还专门找了所谓的地图城市代理商,花了几百块帮忙标注,可后来开第二家店的时候留了个心眼,自己尝试了下发现不少地图APP里有商家提交店铺信息、经营资质的入口,填完审核了,地图APP上就会出现我家店的信息。不过最近两年我发现不等我填信息,地图上自动就会有我新店的地理位置和各种信息了。”拥有多家餐厅的张先生这些年所经历的,无疑是图商商业模式的变化。
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老牌“导航一哥”凯立德的陨落,还是高德地图选择“投奔”阿里,又或者引入腾讯、滴滴投资的四维图新,就都比较好理解了。
通过各种方式同互联网巨头“融合”,继续实现地图工具属性价值的同时,图商们其实也在积极转型,努力在新的赛道开辟一片天地。
“我们的思路是沿着汽车行业垂直挖掘,芯片、软件、系统甚至解决方案都可以试一试。”四维图新意识到高精度地图的生意不再那么好做后,而脱胎于图商的四维图新,现在的愿景是成为智驾解决方案提供商。四维图新作为供应商,希望通过寻找行业内合作伙伴,共同为车企提供芯片等软硬件基础设施或一体化解决方案,车企则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差异化改进。
老对手高德地图也早已发布“城市大脑·智慧交通战略”,试图跳出单纯图商的赛道,在车路云时代获得更多话语权。
四维图新完成了智驾、智芯、智云、智舱四大解决方案,产品包括智能驾驶、车载芯片、地图数据和智能座舱等
而在积极寻求转型的同时,图商也没有完全放弃地图赛道。时任四维图新CEO的程鹏曾直言,有些车企强调“无图”(智驾)技术路线,原因是“无地图资质、无知识产权、无安全敬畏”。
地图测绘是门槛很高的行业,高精度地图的测绘与制作需要获得国家颁发的甲级电子地图测绘资质。这一资质的要求非常严格,需要申请单位在技术实力、人员配置、仪器设备、保密管理和作业标准等多个方面达到国家要求。
简单来说,只有拿到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甲级测绘资质的企业,才能提供高精度地图服务,但该资质获取难度较大,国内目前仅有19家企业获得高精度地图甲级测绘资质,拥有该资质的企业申请互联网地图服务资质较为容易,反之很难。因此,仅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的企业,可向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资质的企业寻求合作。
因此,只要图商们手上有资质,就不愁亏损,毕竟大批互联网企业迫不及待地想将高精度地图应用在自己APP中,为基于地理位置开展的toC业务做支撑。互联网平台唯有实现用户地理位置信息的闭环,才能真正卡住入口、守住数据、构建生态。
而在源源不断资金、资源的支持下,图商们也能不断开展从软件服务到硬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试错”,努力寻求新的成长空间,而这样的状况也造就了当下越来越“轻”的地图,越来越“重”的服务商。
《慧天地》公众号聚焦国内外时空信息科技前沿、行业发展动态、跨界融合趋势,发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传播测绘地理信息文化,为相关专业学子提供日常学习、考研就业一站式服务,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精准对接的平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