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王子的可爱拽公主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创新技术加速迭代,使得如今的车辆早已不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是融技术、信息、计算为一体的移动智能空间。无人驾驶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落地为产品更需要大量算法、工程、产品贯通的人才。如何让车辆能够像人一样,用“眼睛”去看世界再去规划行进路线?视觉算法工程师成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前哨兵”。
10月27日上午,一辆小巧的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车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开展清扫作业测试,所经之处地上的垃圾被瞬间“吃掉”。
驾驶舱没有司机——孟潮,湖南湘江智能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的这位无人驾驶视觉算法工程师,正通过后台跟踪车辆运行情况,实时掌握着它的一举一动。
三年前,孟潮从深圳回到长沙,从虚拟世界的游戏产业“跨专业”转行到了现实世界的无人驾驶领域。“我的工作就是搭建一个无人驾驶视觉系统,解决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感知及控制等问题。形象地说,如果把自动驾驶车辆比作一个‘人’,相比传统车辆,它会多一些感知类的‘器官’及控制决策的大脑,帮助车辆感知它周围的环境,进而引导它完成工作任务。”孟潮表示。
对人类而言,我们习惯了有一双强大的眼睛,“所见即所得”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在无人车的系统里,从图像到机器可感知的三维信息,转化过程非常复杂。“而我要做的就是为车辆打造一双强大的眼睛。”孟潮说,通过编写优化算法、训练算法,让无人车的眼睛更清楚、大脑更智能。
他的日常工作,是在计算机上敲入一行行的代码,这些代码构成一个个模型,模型通过学习各种各样的数据,形成和人一样的判断力和分辨力,这样一来,车辆就可以理解它“看到”的东西是怎么一回事、能有什么用。而这一过程,称作算法的成功实现。算法成功实现一次,如同人实现了一遍认知或思考。“希望这波人工智能浪潮能实现用机器去理解人,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用眼睛去看世界、去理解这个世界。”孟潮说。
▲ 孟潮(左)和同事在对无人驾驶智能环卫车进行测试优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雨滴 摄
无人驾驶乘用车在路上飞驰,让人感到科技感十足,无人驾驶智能清扫车同样不可小觑。“清扫车在路上工作时,既要精准发现和清扫垃圾,还要及时避让障碍物,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技术运用,在技术层面丝毫不比无人驾驶乘用车简单。”孟潮说。
如何将环卫装备与无人驾驶车辆相结合,他们团队已探索多年。目前,这款L4级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扫路机基于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系统,具有自动遇障暂停、自动避障绕障、自动驾驶清扫、贴边清扫、远程遥控、行驶轨迹与环视数据上传等功能。
记者看到,已装配好的无人驾驶智能清扫车依然保留着驾驶室。根据路面情况,这款清扫车通过5G技术,可以实现人车控制权切换。而一辆无人驾驶智能电动清扫车干的活,相当于10至20人的工作量,清扫定位精度在10厘米以内;使用清洁能源,更加绿色节能,还能更深度地嵌入智慧城市建设,更好地守护城市洁净。“可不要怀疑它的能力,充一次电可工作8小时。”孟潮介绍。
视觉算法工程师也需要掌握更多层面的知识。“代码和数学是最基础的知识。无人驾驶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眼睛’这个模块,还有‘大脑系统’‘躯干系统’(即硬件系统)、仿真训练等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
“针对这款车,我们不断优化算法,苦练内功,做了上千次测试后,最终把激光感知算法的性能做到了稳定高效,让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系统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他说,车辆即将在长沙的公园、景区等封闭园区投放。“作为全国唯一一座获得智能网联领域四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不难看出长沙在发展智能网联技术上的优势和决心。我也将深耕于此,期待无人驾驶技术在所有同行的努力下更安全、更稳定、更智能,同时也希望无人驾驶技术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变成大家生活中一个不错的助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