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事众人受累人坐在车中,只需说出一个目的地,车辆就会自动规划合理路线,自己行驶在道路上,无需车主做任何的操作,而且比有人驾驶更安全,汽车的使用率也会大大增加。
这种技术性变革带来的是对传统汽车的颠覆性的认知。随着AI技术的发展,在当5G、大数据、大算法等技术的加持下,无人驾驶技术得到突飞猛进。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人驾驶存在于各种科幻影视之中,这种“科幻场景”距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
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略晚于世界发达国家,在1990年代国内科研机构才开始关注到无人驾驶这项技术,直到2015年后,我国无人驾驶才开始研发热潮。
随着时间推移,无人驾驶并没有带来不是惊喜而是惊吓,不时爆出交通事故,无人驾驶真的安全吗?
无人驾驶技术复杂,生态系统庞大,涉及领域和技术繁多。我们梳理一下无人驾驶的产业链就会发现产业的痛点在哪?
产业链的上游是汽车的硬件包括传感器、网络服务、系统集成、芯片、算法等相关技术供应商;中游主要是汽车制造企业和第三方应用及服务商;下游是销售商家及用户。
问题就在上游,无人代替有人驾驶,在技术方面需要具备人类大脑智慧和认知功能,无人驾驶芯片一直是行业的痛点,目前,国内大部分量产的无人驾驶车型芯片是由国外企业提供,而黑芝麻智能是国内为数不多打造无人驾驶芯片的企业之一,并发展成为AI领域独角兽企业。
如果要克服无人驾驶发生事故,就需要拥有无人驾驶大脑,让汽车具有卓越性能的感知系统。在技术上,作为国内无人驾驶头部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强调“深度神经网络”概念,始终围绕无人驾驶大脑进行突破与创新,实现全场景赋能,开创性推出了两大核心IP——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引擎DynamAI NN及NeuralIQ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配上完善的、符合汽车安全要求的功能安全体系和通过车规级认证的可量产大算力自动驾驶芯片,这也构成黑芝麻智能的核心技术。
对标英伟达,黑芝麻智能快速推进无人驾驶芯片技术迭代升级,推出了两大系列产品:华山系列和武当系列。华山系列专注于自动驾驶,武当系列则专注于跨域计算,旨在通过融合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及其他计算功能于一个芯片,迎合智能汽车跨域计算需求。
为尽快早日解决行业痛点,推进无人驾驶尽快落地,近年来,黑芝麻智能陆续与一汽、蔚来、上汽、比亚迪、博世、滴滴、中科创达、亚太等在 L2/3 级 ADAS 和自动驾驶感知系统解决方案上展开商业合作,其中与一汽南京联合打造的红旗 “芯算一体”自动驾驶平台,将服务红旗后续量产车型,黑芝麻智能已处于商业化落地的第一梯队。
每个前沿科技的诞生,都会产生巨大商业机会,少不了科技巨头们的参与,也会诞生一批小巨人企业,5G如此,无人驾驶汽车领域也会如此。
这些企业中有美国的特斯拉、谷歌、福特、英伟达等公司,国内企业包括百度、华为、腾讯、比亚迪、黑芝麻智能、友道智途、地平线、智行者等等,一时间,似乎所有和无人汽车技术能搭上边的企业都参与其中。
美国和中国作为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头部企业正在加速比拼商业落地。
2015年底,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说,2017年特斯拉将量产线年的时候,马斯克又把这个时间推迟了2年之后,而一拖再拖到今天,仍处于测试当中。
国内无人驾驶也加速商业化进程。百度无人驾驶汽车借助2018年春晚的正式亮相,整齐的车队从港珠澳大桥穿梭过去,驾驶座位上竟然没有人,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将曾经的科幻场景,拉进到我们现实生活中来。
作为我国无人驾驶的先驱者,百度在今年7月份正式开放Apollo1.0版本,9月份开放了固定车道自动驾驶能力和开放部分的仿真引擎数据,到年底将逐步开放更多数据及上传的接口并逐步实现完全自动无人驾驶。
目前,美国的无人驾驶公司在路测里程数、数据采集量和算法成熟度方面领先于中国公司。
如果走纯人工智能和单车智能路线,中国在无人驾驶领域只能处于跟随的状态,但随着5G的到来,中国也具备了后发优势。
中国在5G技术上已遥遥领先,5GAI是在传统技术路线上的升级,如可实现超视距的感知、控制意图共享和智慧城市的高效调度,同时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在人类开车的基础上至少提高两个数量级,从而可以更快实现无人驾驶的落地。
无人驾驶一直是人类的美好想象,而如今这个幻想距离我们如此地接近。一旦技术真正成熟,将会大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仅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期待无人驾驶时代尽快到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