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小说免费阅读张赫,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总装一车间汽车调试工,特级技师。他扎根生产一线,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仅成长为长安汽车技能专家,还成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汽车装调工高级考评员。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大工匠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个子高高,皮肤黝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笑起来一口大白牙,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这就是张赫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汽车调试工,他凭借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追求,扎根生产一线,从一名技校毕业生一步步成长为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技能专家。
工作时他就像上了“发条”,严谨、细致、好学习、肯吃苦,时间久了,在汽车调试这个“找茬”的工作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总结沉淀的“望、闻、听、感”诊断绝招能够快速对问题车辆进行准确判断,同事们都叫他“调试秀才”。
张赫为人心胸宽广大气,有了“绝活儿”不忘“传帮带”,依托张赫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建立了“新手变熟手、熟手变能手、能手变高手”的培训模式,以实际行动让“我”成为了“我们”,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汽车梦”,张赫也喜欢汽车,不过更喜欢深入了解汽车构造为它“看病”,于是在上技校时,他选择了汽车维修专业。1996年,19岁的张赫毕业了,先后在胜利客车的汽车大修厂、保定长城客车的售后服务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修车经验后,于2005年初入职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了公司总装一车间的一名汽车装配工。
“这是个谁都能干的活儿,技术含量不高。”张赫心里这么想。干起活儿来却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叫苦喊累,而是刻苦钻研,对岗位不挑剔,各项工作都是冲锋在前。接触时间久了,同事们都喜欢上了这个高个子、皮肤黝黑、踏实肯干的小伙子。
后来,因人员调整,张赫转岗到汽车调试与维修岗位,“我怎么也算是科班专业,别的不行,这项工作还是游刃有余、驾轻就熟的。”张赫高高兴兴地上岗了。然而,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一天,张赫交验的车辆近光灯不亮,开始没有太当回事,心里想着“就是个灯不亮,小菜一碟”。于是,他先是检测更换保险丝、继电器,还是不亮,又检测更换了两个灯泡,最后连灯光组合开关也换了,还是不亮。就这样折腾了将近2个小时,没有办法只能是向老师傅求助。老师傅不紧不慢地走过来,用万用表只测量了两个位置就锁定了故障为搭铁线短路,从测量到修好总共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这件事对张赫的触动很大,让他清醒地认识到,当初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自己技术水平亟待提高。
所幸张赫没有安于现状、没有气馁、没有认输,而是脚踏实地积极学习为自己充电。工作之余,除了找老师傅请教,还自学各种汽车电器维修教材。慢慢地,当生产中遇到各种难题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他,工友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找张赫想想办法”,足以说明大家对他的信赖程度。而他从来也不会让领导和同事们失望,每当大家找到他时,都会热心解答,并且和大家一起商讨解决方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直到把问题消灭为止。有时下班了,他还会自己琢磨,对他来说每一次困难都是考验。因为勤奋好学工作突出,在当时的调试班组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秀才”。
多年的业务钻研及经验积累,张赫在汽车生产一线自创了两项汽车问题诊断绝招,攻克了数百个技术难题,成为一名给汽车看病的“医生”。
与中医一样,张赫用“望、闻、听、感”诊断法,攻克汽车诊断技术难题。望,张赫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眼睛像扫描仪一样,能够将一辆有问题的汽车,从外观到内饰,再到底盘,眼睛一扫,通过全面检查,问题就暴露无遗,使问题及时快速解决;闻,张赫有着极强的嗅觉敏感性,能够通过汽车各个部件工作时的不同气味来判断问题,确认汽车零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汽车故障手到擒来;听,他发明了一种汽车“听诊器”,能够通过车辆行驶或部件运行时发出的异响判断车辆的故障点,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感,他能够利用身体对问题车辆运行中产生的温度和振动来感知,并判断出车辆存在的问题。两年来,通过“望、闻、听、感”这一绝招,张赫有效攻克业内技术难题42大项,节创价值近1200万元。
同时,张赫还自创了“张赫调整法”,提升一次交验合格率。“张赫调整法”是河北长安以他本人姓名命名的“新长安之星车型中门调整法”。这一方法是张赫在新长安之星微客量产上市过程中摸索积累的宝贵经验。在该车型试生产时,他积极解决该车型中门间隙大等调整问题。按照“将汽车中门先调平,再调正,最后调间隙”的思路,将中门的调整方法固化为18个操作步骤,并细化到每一个动作的力度大小,明确了调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编制形成“张赫调整法”工艺操作流程。此调整法推广后,操作人员由5组10人减少至3组6人,提升了劳动效率。新长安之星车型中门一次交验合格率由12%达到98%,提升了产品质量。
有两大绝招傍身,张赫攻克了数百个技术难题,一跃成为一名给汽车看病的“医生”。
2017年张赫通过了长安汽车专家认证,被聘任为操作类技能专家,他从一名普通一线员工华丽转身,一跃成长为技能专家的成长经历实际上与技能大赛密不可分。
在张赫心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是爱岗敬业的具体表现,而如何证明自己是否真正“精一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参加技能大赛,与同行们在赛场上较量、交流、提升。2009年河北长安举办首届员工岗位技术技能大赛的时候,张赫报名参加了汽车装调工项目,为了备战比赛,取得好成绩,张赫欣然接受了师傅给他安排的特别训练。除了完成每天的工作,张赫还会在中午和下午下班后在室外练习汽车装调,练速度、练质量。当时正值盛夏,一个中午下来,张赫从头到脚都被汗水湿透。通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与拼搏,他荣获公司技能大赛汽车装调工项目第一名的好成绩,此后连续三年卫冕。还在长安汽车技能大赛上两次获得三等奖。在长安汽车评优的评审中被评审专家戏称为“比赛专业户”。
荣誉面前张赫并未止步,而是朝着更高的目标前进。2019、2020连续两年荣获河北省新能源汽车维修项目技能大赛的二等奖,而最让张赫感到自豪的是在国家一类大赛——2019中国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维修工项目中获得三等奖。从参加河北长安技能大赛到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张赫硬是凭着这股“干劲、钻劲、拼劲、闯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2020年,张赫被认证为国家汽车装调工职业资格鉴定高级考评员,实现了由“运动员”向裁判员、教练员的转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5年张赫被授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长安为弘扬新时期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先锋示范作用,成立了张赫劳模创新工作室,并明确了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的功能定位。张赫并没有因此感到骄傲,而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如何从单打独斗的个人技能提升转变为带队伍搞创新的技能带头人成为摆在张赫面前的全新课题。
自2016年9月工作室揭牌以来,几年间,在他的带领下,创新工作室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课题认领、最佳实践、精准培训的工作运行机制。
技术攻关方面,工作室团队牵头解决生产线影响质量、效率的老大难问题9项,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其中《解决欧诺车型制动器靠盘异响问题》《解决欧诺S后排椅安全带扣损伤问题》分别荣获2018、2019年河北省优胜质量科技成果奖,2021年10月《降低欧诺S车型侧窗与子口间隙不均问题》项目课题获河北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等成果。工作室制作的汽车异响听诊器被长安汽车列入猎豹计划案例进行推广,被誉为“一把神器在手,汽车异响全走”!
张赫通过“以赛代训”方式,建立了“新手变熟手、熟手变能手、能手变高手”的培训模式。
“新手变熟手”,即通过规范总装生产线九大工艺操作及考评标准,培训新员工做到基本技能100%合格方可上岗,从而实现新员工“上手快、无安全隐患、无质量隐患”的目的;“熟手变能手”,即通过持续开展岗位技能擂台比武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为一线培养技术过硬,跨区域作业能力强的多能工团队;“能手变高手”,即利用好各级技能竞赛平台、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等方式,对高技能员工实施定向培养,为企业打造工匠人才。仅2022年前三个季度共培养车间级技能之星107名,打造了一支跨区域作业能力强的多能工队伍,张赫的4名徒弟还在省市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上获奖。
在张赫的带领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张赫创新工作室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河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在大家心目中,张赫是良师,是个善良且热心的人。一天,张赫所在的总装一车间党支部了解到,革命老区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梦翔汽车培训基地实作讲师资源缺乏,学生不能得到有汽车实操经验的讲师的现场指导。张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向车间党支部请求入校助教,并与职教中心培训基地联系,确定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帮扶方案。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2021年11月,张赫赴职教中心培训基地为汽车维修学徒班的37名同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整车拆装实训指导。他运用“造车育人”培养模式,按照“讲、教、练、评”四字培训法开展培训,两周的实训指导,不但全部按计划完成实训项目,达成了学校要求的认识汽车、了解汽车、建立学习汽车专业的兴趣,“造车育人”的培训模式也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充分肯定。
“我现在是总装车间的一名质检员,年收入6万多元。去年靠着自己攒的钱还在定州首付买了房。”阜平县年轻人许潮,从阜平县职教中心汽修专业毕业后,来到位于定州市的河北长安实习、就业。像许潮一样,不少贫困学子通过职业教育学到了技术并顺利就业。截至目前,阜平梦翔汽车培训基地累计招录学生4790人,已就业人数2523人。毕业生年收入可达4万元至5万元,实现了“培养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
相信所有的好运,背后都藏着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执着,所有单枪匹马的路上,都有一颗砥砺前行的心。张赫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省级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从参加公司级技能大赛到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上获奖,从技校毕业生成长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用自己的“干劲、钻劲、拼劲、闯劲”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