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推动校企双向奔赴产教深度融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0/7 17:37:43 | 【字体:小 大】 |
凤于九天28在线阅读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难题,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紧紧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思路,主动深入合肥长安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长安公司)开展调研,丰富办学形态、优化合作模式,推动校企“双向奔赴”,其成功实践被遴选为合肥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优秀典型案例,已纳入长三角新能源汽车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一是成功实现双主体融合,有效破解育人主体单一局限。职业教育传统育人模式是以学校单一主体为主,受管理体制、办学实力、培养体系等因素制约,企业难以真正融入人才培养工作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低、层次不高,难形成双主体育人格局。针对这个问题,学院主动与长安公司沟通协调,在长安公司设立“厂中校”,形成共担责任风险、共创社会效益的双主体育人体系。双方各负其责,围绕打造“长安工匠”目标,打破传统教学管理壁垒,由学院优秀专业教师和长安岗位标兵、技术能手共同制订教学大纲,确定课程内容,联合编写教材,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截至2023年8月,已有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物联网、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等5个专业240名学生开展“厂中校”模式学习,其中,67名学生已顶岗实习,完全胜任企业岗位工作,最高月收入8400元,并按当月收入40%~50%累计发放年终奖。
二是成功推动校企协同育人,有效破解人才培养路径单一局限。传统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虽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和定位,但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联系不够紧密,校企双方优势资源难以共享和实现互补,导致人才培养难以满足企业需求。基于此,学院与长安公司就破解这个难题共同谋划,形成了“双师执教,双境培养”,充分利用双方优势资源协同育人新机制。学院负责公共课、专业基础课教学,企业负责实训教学和岗位实操,做到理实相融,“进班”与“进厂”交替、穿插进行。双方按照“普及教学——特长培育——匠星引领”三个阶段,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同时将工匠精神、岗位技能、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四项内容相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学业进行评价,形成人才培养闭环,走出了一条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径,有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成功开展人岗相适培养,有效破解校企供需脱节局限。学院与长安公司“厂中校”合作模式不仅让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还打通了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的通道,消除了学生家长的顾虑。学院与长安公司围绕培养“多能工匠”目标,制订了“1——3——全”渐进式培养计划,即引导学生从负责1个岗位到负责3个岗位再到负责整个班区,最后成为“多能工匠”,有效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围绕培养“多能工匠”培养目标,采用工学交替、理实融合培养模式,仅需一年半左右时间,学生即可成长为一个能掌握涵盖12种岗位工作技能的“多能工匠”,而通过社会招聘人员则需要3~5年培养周期。这种模式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都是企业的“意中人”,毕业时,有管理组织能力的毕业生将直接晋升为班区的班长,技术能力过硬的毕业生则发展为综合维修技师,平均收入比普通工人高3档。学生入学即可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毕业生可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有目标、企业用人有着落、学生成长成才有机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格局。
从学院与长安公司合作初步实践来看,化解了传统校企合作“融而不合”“两张皮”的痼疾,有两个方面经验值得总结推广:一是实现育人双主体有效融合是基本前提。学院与长安公司初步实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管理壁垒,把课堂知识传授和企业岗位实践结合起来,把教材体系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校企通过双方都认可的约定条款实现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双主体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真正做到了工学交替、理实相融、岗课互通,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需求是关键所在。长期以来,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积极性不高,表现较“冷”,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自身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学院与长安公司合作中,长安公司态度积极,提供资金、校舍、师资等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工作,究其根本,是学校在寻求企业合作时,把人才培养效果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真正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作为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育人资源优势。
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学院拟进一步扩大合作,积极谋划与相关企业共建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聚焦工业4.0,产线上培养多能工匠,共同为我省新兴产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