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盼昨天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这样一篇新闻,一男子本是好心顺带同事下班(没有收取同事乘车费),哪知途中突遭车祸致同事当场死亡,后同事家属一纸诉状将该男子告到法院,要求赔偿130余万,后法院判赔90余万。
这样的事件在我们身边应该属于偶发性的,就如同驾车发生意外的概率一般。但是该男子的这种做法却比较常见。上下班带个同事,出去旅游带个朋友,或者逢年过节回老家带个老乡。都属于好心帮个忙,但这种好心行为却潜藏着驾车人看不到的风险。一是车险保单是否有驾乘人员方面的保障;二是如果途中不幸发生事故造成车内人员受伤或死亡,我们当初好心顺带的乘车人或其家属会不会理智的认为这是驾车人好心帮忙,放弃向驾车人索赔!前者属意外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后者属道德风险,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但前后两者是有关联的,简单的说,如果前者的意外风险发生会大概率导致后者道德风险的发生,反之,若后者道德风险的发生必然是因为前者意外风险已经发生!
有很多朋友看到这里会纳闷,车子不是买了保险嘛,可以让保险公司赔啊!的确,如果车主当初购买保险时有正常承保车内人员,发生事故时也是合法驾驶行为,那么保险公司是可以正常给予理赔的。前提是有购买这个险种才行,试问一下广大车主朋友,在没有查看保单的情况下你是否记得你的商业险保单保的是哪些险种,或者说是否清楚大概保额是多少,对于新手司机你是否理解你的保单具体是理赔哪个方面?
回想一下我们当时买车险的情景,有多少车主朋友会去比较不同公司之间座位险(或者叫驾乘险)保额上面存在的差异,是不是大多数情况都在比较价格、比较优惠。既然购买车险是需要掏自己腰包里的钱,我们是不是应该知道我花的这些钱万一需要理赔保险公司能赔多少。不同的车辆,不同的人驾驶,所隐藏的风险不一样;不同的驾车习惯,不同的承保险种,导致最终的保费也不会一样。朋友小张今年的保费只要2000,为什么我的要3000多;同事小王说座位险没必要买,那我今年也不考虑了;老婆闺蜜的同学在保险公司,找他买能便宜点。这些因素每年都在影响着纠结价格的朋友。小张的车子用了四五年没出过险保费自然要低一点;同事小王家离公司比较近,一年用车四五千公里,而且小王是有十来年驾龄的老司机了,自然不会去买太多的险种项目;有同学或者朋友在保险公司保费就能多优惠?如果这个同学没有更改保险平台数据的能力,自然无法去变动你的保费价格了。
如上所述是不是我们以后买车险都让业务员给我们多保点险种,保额也调的高高的?当然不是。车险不是买的越多越好、越贵越好,选择适合自己平时用车习惯的就可以。举个例子,我家楼下的邻居老朱,驾校的教练,自己有台十来年的别克凯越,平时上班开的驾校的车,偶尔节假日开自己车出去,每年买车险就是交强险和三者险,聊天的时候说到他弟弟是搞汽修的,偶尔小碰擦他修不修都无所谓,攒的多了放他弟弟汽修厂补个漆就行,三者险去年150万,今年调到200万,每年保费一千多就能搞定。他儿子小朱,20出头,在上海工作,去年老朱给小朱提了台X3,今年车损险、三者险300万,驾乘险每座100万。我曾开玩笑的问老朱,儿子的车怎么保险买的这么高,一年保费快抵凯越七八年保费了。老朱语重心长的说,他和我不一样,他的驾驶证还不满两年,而且逢年过节他都是要开车回来的,他那几个朋友还喜欢借他车,不买高一点万一遇到点意外就得花我老本了,这个钱不能省!
所以我们的车是否需要高保额、多险种,取决于我们的用车习惯。如果就是上下班,偶尔跑个长途,三者200万左右。用车比较频繁,经常异地出差,三者险可以按照300万甚至更高。至于座位险,保险公司是建议承保的,一是因为保费便宜,一是因为赔付率低。对于我们车主来说,如果不经常跑高速,可以每座20000左右有个基础保障,对用车比较频繁,可以加保驾乘险。目前这个险种保险公司给的返点都比较高,200元左右可以买到每座30万额度;350元左右可以买到每座50万,具体可以咨询你所购买车险的保险公司。
特别提醒,购买驾乘险务必要清楚分项赔付额度,一般分为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意外伤害即因为事故导致车内人残疾或者死亡保险公司可以赔付的金额;意外医疗即因为事故造成车内人受伤没达到残疾保险公司最高可以赔付的医疗费用。通俗点说,小事故看医疗部分,大事故看意外伤害。
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但是机动车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从《民法典》第1217条可以看出,无偿顺带造成的有责事故导致搭乘人损害,可减轻车主赔偿责任。但只是减轻不是免除哦,这种情况下,我们以后是带还是不带?广大车主朋友有什么看法?可评论区留言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