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敏的阶下囚3月,一大批航空维修业专家和供应链企业齐聚成都双流。3月1日,以“加速航线维修航材互援机制运用”为主题,为期2天的第27届民航飞机航线维修暨航材互援年会(以下简称“年会”)在成都双流拉开帷幕。
本次年会共有政府主管部门、海关、飞机维修单位、航空公司等领导与行业权威专家、企业代表400余人参加。
双流区航空经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国产民机维修基地投运、空客飞机全生命服务周期项目在2023年交付投运等,双流以链主企业为引领,已经汇聚了20家航空维修企业,正形成全国航空维修领域“第三极”产业地标。
要辅助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种油料光谱仪,检测飞机上的润滑油、冷却液、工业循环水等样品,进而判断大型装备磨损、密封、过热等故障程度及故障发生部位,对重大故障进行早期预警。
在本次年会上,除了上述油料光谱仪,还有三维扫描测量内窥镜、孔探仪、超声波泄漏仪、航电综合测试仪等各种航空维修专业设备的推介。这些高端化设备,是民航飞机维修产业快速发展的“利器”。
同时,针对飞机维修领域的热点话题,现场进行了一场专业对线天的时间里,行业专家、学者、重量级企业嘉宾将围绕民航业纾困政策解读、国产民机运行支持、航材供应链管理保障措施、维修数字化平台运用、发动机维修的机遇、国内航材大循环、工业机器人在维修方面的运用、远程维修技术的发展、实践经验与成果分享、趋势分析与解读等热点议题展开充分交流。
“疫情对民航运输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汉莎技术的产业布局和长远谋略也造成了波动。”德国汉莎技术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王昕表示,目前,各行各业都恢复得很快,汉莎技术已经恢复到正轨。他们正考虑对整个中国和亚太地区重新布局。其中,成都会是汉莎技术首选城市之一。
王昕提到,汉莎技术很认可落户在双流的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项目。它将带动飞机产业链体系平台化、网格化的共生,吸引上下游大批航空企业聚集,其中航空维修业是这条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以论坛承办单位Ameco为例,虽然疫情期间,Ameco的国内业务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疫情过去,Ameco会稳住国内业务的内循环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外的外循环,实现真正的内外双循环的健康机制。
与会企业表示,经过3年的疫情,民航企业受到的打击都比较明显,现阶段通过这样一个会议,无疑是会对民航业的恢复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航空学会上海会员工作站副站长李然表示,本届论坛落户成都双流,主要考虑中国商飞在双流设立了四川分公司,国产民机的第一家用户成都航空也坐落在中国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同时今年中国商飞的C919即将商业运营……此次论坛希望汇聚国内航司的航线维修和航材互援方面的专家和供应链企业,推动民航企业在售后服务产业生态圈的建设。
近年来,双流围绕航空产业建圈强链,高品质规划了国际空港经济区,引入了民航机载航电适航审定中心、航油航化适航审定中心、飞行校验中心、航空医学中心4大功能性平台,推动区域围绕航空维修、航空制造等航空产业细分领域加速发展,主动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分工,打造航空维修制造高地。
就航空维修产业基础来说,目前,双流已聚集航空维修企业20家,区域内的中国商飞国产民机维修基地、Ameco成都分公司、川维、四川国际等维修企业能力突出、设施完善,具备承接项目整机维修、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护维修、挂签及客改货等能力,正逐步形成全国第三极产业地标。
双流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双流区“121”城市功能体系,双流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的目标是到2027年,年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全货运航线万吨,航空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元。
其中,航空维修是支撑双流航空产业的重要力量。航空业内专家蒋绍新曾表示,特别是随着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的入驻,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飞机维修企业。空客零部件拆下来之后需要维修,成都本地及周边的飞机维修企业就会获利。
“市场是最有决定权的,市场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成都的市场无需担心。”言语之中,王昕对成都航空产业发展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