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实名制利大于弊新能源车企已逐渐进入淘汰赛阶段,未来车企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规模进一步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3月伊始,各家新能源车企接连公布今年2月销量数据。总体看来,与1月相比,2月新能源车市有所回暖。不过,年初特斯拉大幅降价的影响尚未消散,仍有车企承压降价。受此影响,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车企已逐渐进入淘汰赛阶段,未来车企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规模进一步控制成本至关重要。
乘联会指出,今年1月,补贴政策切换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较大,2月新能源车市逐步调整到位,预计2月新能源车市开门红基本实现,实现同比和环比较大幅度增长。
其中,传统车企2月表现不俗,广汽埃安销量迅速回升,2月销量达30086辆,同比大涨253%,环比增长195%;比亚迪2月销售193655辆,同比增长112.6%。理想汽车2月销量稳居造车新势力榜首,共交付新车16620辆,同比增长97.5%,环比增长9.8%;蔚来2月交付12157辆新车,同比增长98.3%,环比增长42.9%;在连续2个月交付低于万辆之后,2月哪吒汽车重新实现月交付量破万,为10073辆,同比增长41.5%,环比上涨67.4%。
不过,2月实现销量破万的车企仅有上述4家。造车新势力中,曾连续数月销量破万的小鹏汽车、零跑汽车销量尚未回暖,2月交付量分别为6010、3198辆,同比分别下滑3.3%、6.9%。此外,问界、岚图销量环比均下滑超20%。
目前看来,新能源车企正在持续分化。此前,部分机构与业内人士对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企预期较为保守。蔚来董事长李斌曾在2022年12月公开表示,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车市将有一个承压期。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更是表示,对于新能源车企而言,2023-2025年将是极为残酷的淘汰阶段。
李想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特斯拉近期的一系列动作正在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1月初,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下调热销车型部分版本售价,直接将价格降到史上最低,随后更在全球范围内降价。降价冲量成效显著,特斯拉CEO马斯克在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电线月,特斯拉的订单需求量已达产量的两倍。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特斯拉此次大幅降价给部分新势力的竞品车型带来直接压力,尤其是后者2023年已进行了一定程度提价,预计未来竞品车型会采取一些明升暗降的价格措施。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小鹏、岚图、极狐、飞凡、广汽丰田等十余家车企都已宣布降价。同时,新能源汽车降价潮甚至蔓延至燃油车。近日,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包括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东风风神、东风标致等,补贴最高达9万元。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指出:“降价使其他新能源车企压力更大,盈亏平衡遥遥无期,部分车企被迫跟随降价,否则销量更加惨淡。目前,行业竞争加剧,未来部分尾部车企会被淘汰出局,车企数量可能越来越少。”
对于1月的降价,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表示,特斯拉价格调整实质上是成本控制的体现。而近期,特斯拉释放了更多降本信号。在3月2日的投资者日上,特斯拉表示,将把下一代汽车成本削减一半,主要通过使用创新制造技术和更小型的工厂。特斯拉下一代平台将减少75%的碳化硅,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总制造成本将降低1000美元。2022年,生产一辆Model 3的成本已降低了30%,弗里蒙特工厂目前生产效率是2018年的两倍,管理费用成本比传统汽车制造商低60%-70%。这意味着,未来特斯拉车辆售价将有更多下降空间。
东吴证券分析师黄细里指出,相比2020-2022年,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入以价换量阶段。特斯拉带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加速成本曲线下降节奏,加速行业技术创新进展。
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表示:“零跑是以成本定价,而不是以品牌定价,所以不会追求很高的毛利。未来,零跑将以技术创新、扩大规模等手段来降低成本。从2023年来看,我们既要缩减和优化成本,也要追求更大(销)量。”据了解,2月降价后,3月1日,零跑汽车公布了旗下三款产品年度改款车型最新售价,降价最高幅度为5.8万元。
事实上,就目前的销量数据看,部分车企降价换量成效显著,部分车企销量并未有明显改善。年初,各大车企纷纷设立今年的销量目标:蔚来、小鹏分别为20万辆,零跑为22万辆,哪吒为25万辆,理想为30万辆……不过,上述目标均远超2022年各家实际销量。
价格战尚未结束,新一轮的降本战已经上演。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而言,通过技术提升使成本降低才最为有效。除比亚迪和特斯拉外,目前尚未有新能源车企可以实现稳定盈利,在被动降价以换市场的情况下,部分车企成本压力陡增,亏损或持续扩大。在降价背后,降本才能使企业降价有更多空间、提高销量与市场占有率,更利于企业长期健康发展。
“特斯拉的新技术到应用还要一段时间,在这个时间差中,我国新能源车企必须加快创新,尽快找到对策,包括新技术和创新方法来跟特斯拉抗衡,我国车企要加快发展才能跟得上。”张翔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