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天可汗9月27日,东风自主品牌第1800万辆暨东风商用车第600万辆整车—东风天龙KX正式迎来下线,见证着东风汽车自主板块50年的发展成果。
经过50年的岁月,如今的东风,经营规模超400万辆,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2位,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连续十年位居《财富》世界500。
1969年10月,一机部选调100多人到十堰支援二汽建设,就这样,第一代东风人放弃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靠着“开水泡饭加咸菜萝卜干”,开始了建设独立自主汽车工业的道路。
1979年,在枪林弹雨中,一辆EQ240卡车从越南山崖上摔下,严重变形,仍然完成战斗任务。1984年,高山深涧中,EQ240出车3600余次,行驶43万余公里,没有发生一次故障。
EQ240,历经8年研发生产,1975年,完全依靠中国人自己开发、东风公司历史上的第一辆车!这款军车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被誉为“功臣车”、“英雄车”,它也是东风军车品质的起点。
20世纪90年代中期,换装了新型大功率柴油机、具有更高性能的EQ2102开启了东风第二代军车服务国防的历史,并作为主力运输车型一直延续至今,东风也成为了我国军车的主要生产基地。
2006年,东风公司完成了1.5吨高机动性军用越野车——东风“猛士”的自主研制,并于2007年12月开始批量列装部队。这也是我军第三代高机动性越野汽车,在我军陆军装备史上堪称划时代之作。
1978年底,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1980年7月,视察“二汽”,“由军转民”成为“二汽”根本方针。
东风人破釜沉舟,在EQ240的基础上研发民用载货车EQ140,然后经过反复改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型卡车东风EQ140-1顺利投产下线。
之后,从EQ153型八吨平头柴油车(“八平柴”)、“中国第一代家轿”神龙富康再到“第一辆自主品牌乘用车”东风风神S30,东风的多款经典民用车型横空出世!
20世纪80年代,在十堰的深山“蜗居”了十几年的“二汽”,开始放眼山外。
他们经过缜密论证、反复选择,将目光投向拥有立体交通优势的襄阳,在这里兴建第二基地。
1983年9月,二汽铸造三厂在襄阳城北油坊岗开工建设。数以千计的创业者、数以亿计的建设资金,汇聚在这个小村里。施工机械的轰鸣声,打破了黄土岗地的宁静。
1984年10月,二汽襄阳基地开工建设。很快,二汽铸造三厂、柴油发动机厂、轿车装试厂、动力厂相继竣工投产。1990年10月,占地2514亩、亚洲最大最先进的试车场——二汽试车场顺利竣工。2010年,襄阳汽车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全国千亿级汽车产业城市之一。
如今,汽车产业已成为襄阳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东风公司带动襄阳汽车产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然,东风的脚步不止于此。1992年9月,第二汽车制造厂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走出这一步,意味着东风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市场经济的潮头。同样是在这一年,东风汽车的神龙公司落户武汉开发区。
自此,东风公司便与江城武汉一起拉开了汽车工业新的发展大幕。在东风公司的带动下,由神龙公司、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企业串连起的13公里东风大道,被誉为流金淌银的“千亿大道”,汽车产业连续9年成为武汉第一支柱产业。27年来,东风公司与武汉同发展、共繁荣,催生了一座活力无限的“中国车都”。
1999年,以优良资产重组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3年,东风公司将总部迁往武汉;2014年,东风战略入股法国PSA,开创了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
从打造“湖北汽车工业走廊”到走向全国,在广州、郑州等国内20多个城市建有生产基地,再到放眼世界,在瑞典建有研发基地等等,东风汽车的版图一路扩张!
下线仪式上,东风乘用车、商用车、军车等多类型一一亮相。代表东风未来发展方向,全新智能驾驶汽车sharing-VAN闪耀现场。这款产品集LTE-V/5G+无人驾驶+新能源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公共出行服务等最新技术成果于一身,旨在探索下一代公共出行服务新模式,构建全新出行服务平台。东风公司董事长竺延风现场试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