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之波风紫炎自19 世纪后期诞生以来,汽车产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美国、欧洲、日韩三大成熟市场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共同发展的格局。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OICA)的统计,2020年全球49个国家2020年总计生产汽车7762.16万辆,比2019年的9217.58万辆下降了15.79%。全球汽车销售7797.12万辆,比2019年的9042.37万辆下降了13.77%。
目前,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印度仍然是新增汽车销量的最大市场,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大成熟汽车市场近年整体发展放缓,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成为全球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增长动力。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1-2027年汽车行业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汽车行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汽车生产的制造流程复杂、产品周期长,与信息、机械、电子等其他行业具有很强关联性。随着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飞速发展,与汽车产业融合不断加深,汽车产业技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重塑。
汽车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受外部因素拉动影响显著,特别是乘用车行业。一般来说,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往往取决于对其收入状况及对宏观经济前景的乐观程度,汽车行业景气度与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高度相关,在经济繁荣阶段汽车行业景气度普遍较高,反之则景气度较低。
汽车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在销售方面,一、二线城市的换购需求和三、四线城市的新置需求将是国内汽车市场未来发展的两大驱动。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和一、二线城市,汽车消费水平较高,汽车普及率已经较高,以换购需求为主;而在中西部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及农村,汽车销量和普及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新购置需求为主。在生产配套方面,国内汽车产业围绕东风公司、上汽集团、一汽集团、长安汽车等几家规模较大的汽车集团,在长三角、东北以及中部等地区形成了几大较为完备的产业链集群。
另外,汽车行业的生产、销售存在季节性变化。对我国汽车生产行业而言,“五一”“十一”“春节”“金九银十”等期间一般为销售旺季,季节性变动趋势显著。近年来,汽车行业季节性特征有所削弱,汽车生产企业新产品投放时间、推广力度和计划对消费者的影响日益明显。
汽车金融业务与汽车行业发展密切相关,汽车销量将直接对汽车金融公司的业绩产生重要影响。汽车金融作为汽车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产业链条,在汽车销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各大汽车集团旗下都拥有汽车金融公司,其汽车金融业务已经成为整个汽车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之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金融服务行业起步较晚,资金来源相对不足,整体盈利能力有待提高,汽车贷款渗透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我国汽车金融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受政策、宏观经济、消费观念、技术等多方面利好因素驱动,我国汽车金融行业快速增长。政策方面,包括《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2 号)和《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的通知》(国办发〔2018〕93 号)在内的多部法律法规鼓励汽车流通和消费升级的政策陆续出台,促进汽车金融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宏观经济方面,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稳健增长,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促进了信贷规模高速增长。消费观念方面,消费者对汽车金融等消费信贷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渗透率不断提升。技术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了汽车金融的效率和风控能力,利好汽车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传统燃油车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是市场主力,随着各国对油耗及排放限制要求的逐步落实,节能减排是传统燃油车的未来重点技术方向。在乘用车方面,日本正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重点研究稀薄燃烧、减少冷却损失和可变压缩比等技术;美国主推发动机增压小型化,重点研究减摩技术、喷油技术、增压技术、稀燃技术等;欧洲进一步研究直喷理论空燃比、稀薄燃烧、阿特金森/米勒循环、可变气门、停缸、冷却排气再循环(EGR)、变截面、电子增压等技术,并重点推广和应用 48V 轻混系统等技术。在商用车方面,日本重点通过增压中冷、高压共轨等技术提升节能效果;美国聚焦先进发动机及传动系统匹配优化、整车空气动力学优化、轻量化、低滚阻轮胎等技术降低整车油耗;欧洲则向混合动力、先进发动机方面发展。
2020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仍在上升,并于 2020 年达到 5.4%,202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速达到 10.9%,并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产销量连续 6 年蝉联世界第一,累计销售达 550 万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汽车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未来新能源乘用车将以纯电动为主,呈现高端化趋势。纯电动乘用车是市场的主流,2020 年纯电动乘用车占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 73.1%,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保持逆市上涨。从购车用户结构来看,私人用户占比上升,说明新能源汽车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私人消费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增长的主要着力点。
随着新能源车企竞争格局分化,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一大批外资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中国市场,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整体面临较大降本压力,落后车企将逐步被淘汰。
2019 年,氢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暂不退坡,预计未来新能源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新能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将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加速推进,产业方向及技术路线逐步清晰。智能网联汽车呈现从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发展的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将在特定场景先行落地运营,按照低速封闭场景、低速开放场景、高速开放场景逐步实现复杂场景的商业化落地。智能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新型总线技术、中央计算平台、域控制器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各类传感器开始注重能耗比与车规级,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有效满足复杂环境下的有效感知。结合与路测设备的协同感知,弥补误差和提高精度,将更真实地反映出环境信息,提高驾驶安全。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算力要求不断提高,“高性能芯片和高效率算法”将成为有效解决方案。多源融合定位技术将成为未来车辆位置感知解决方案,未来可满足全自动级智能网联汽车的感知和认知需求。
为满足发展需求,我国在新能源、前瞻技术等领域展开了标准先行、完善法规的布局。在汽车安全领域,不断提升汽车安全标准的规范性与广泛性。在传统燃油车节能领域,建立了从试验方法到限值、标识标准,覆盖乘用车、轻型商用车及重型商用车的完善汽车节能标准体系。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体系涵盖电动汽车整车、关键总成、接口与通信等各领域。从安全、性能、能耗等整车标准,到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核心器件等系统与部件标准,均设置了相关标准化子领域。智能网联领域,逐步推动在汽车驾驶环境感知与预警、驾驶辅助、自动驾驶以及汽车驾驶直接相关的车载信息服务等专业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汽车行业利润水平受市场竞争、产销关系、产能利用率状况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利润重心集中在产业链前端,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主要厂商和经销商均加大了价格优惠力度,终端成交价格不断下行,新车制造、销售利润将逐步缩减,行业竞争加剧,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随着商业模式以及客户类型的变化,我国汽车行业利润来源将逐步由前端向后端转移,售后服务、汽车金融、二手车、车联网等汽车后市场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发展创新高效的金融业务已经成为汽车企业抵御传统业务下滑、打通各服务环节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银行的汽车消费贷款在汽车金融发展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准入条件的放宽和监管环境的完善,汽车金融业务渗透率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相较美国、欧洲、日韩等国家和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汽车消费金融渗透率水平同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也存在显著差距,汽车金融业务未来增长空间巨大。从长远看,汽车金融将成为中国汽车消费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在中国汽车产业调整中发挥关键作用。
我国对汽车行业实行较为严格的投资准入和行业监管政策。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我国对汽车生产投资项目实行备案和核准两种方式。根据工信部颁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应当获得工信部的准入决定,并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布。根据工信部颁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生产资质不再实行终身制。相关政策、法规对汽车行业的准入要求及监管,为汽车制造行业建立了较高的政策壁垒。
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企业技术研发水平及国家基础科研水平有较高要求。传统汽车技术方面,包括发动机、变速器、制动系统、液压系统等零部件生产制造需要成熟的技术支撑;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面,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在内的三电模块、自动驾驶与车联网技术正在快速取得突破;在生产技术方面,汽车的外型设计、各种零部件之间的匹配试验、严格的安全和环保要求等都对技术提出了较高要求。整体而言,汽车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汽车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研发、建厂、购置生产线等环节都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汽车行业具有典型的规模经济效应,如果达不到一定生产销售规模将面临巨大成本压力,难以取得盈利。对于汽车行业新进入者而言,必须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规模化生产以减轻成本压力,否则将陷入成本劣势,快速被行业淘汰。在汽车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今天,汽车行业更加需要巨额研发投入、品牌建设投资、销售渠道建设投资等投资,规模经济对于车企而言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
品牌正逐渐成为汽车企业的坚固护城河,汽车行业的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形成品牌效应。社会公众对汽车品牌的信任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汽车制造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建立需要持续性的投入。汽车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市场中知名品牌的认同会影响新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与原有客户的二次消费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