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车震门上周,通州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科仪(南通)半导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SGH-1200A项目组获得奖章集体称号。该项目组共有24名研发人员,40岁以下有19人。技术研发部部长毕德华介绍,这个项目组去年研发的产品今年1月正式投产,该公司一季度销售达3600万元。“十三五”以来,通州区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928人,培育省“双创人才”116人,市“江海英才”项目182个。其中45岁以下的青年人占比达75%。
“青年科创强,则经济发展强。”当下,通州上下正按照在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四个走在前”的要求,敢为善为、埋头苦干,进一步增强年轻人的干事创业活力,全面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的强大合力。
沃太能源创始人、董事长袁宏亮,在南开大学本科毕业后赴德国深造,曾在多家世界级能源企业任职。“2012年刚到通州,被安排在人才公寓,入住第一天菜都帮助买好,点火就可做饭。”袁宏亮说,是通州的亲情让他们留下来专心创业,是通州科创的氛围激励他们一路前行。近三年,沃太能源事业部在国内研发投入1.5亿元,开发项目30余项,产品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如今,沃太能源走出孵化器,已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职工遍布全球,全公司年营收超过18亿元。
沃太能源扎根通州创业,是通州招引青年科创人才的一个生动缩影。通州还创立“海归青年沙龙”“海归青年通州行”等品牌活动,用心用情联系服务海归青年人才200余人。
通州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激励高层次青年技术人才在做强科技创新引擎上当先锋,涌现了一批在科创的赛道上建新功的年轻人。
位于平潮镇的南通山口精工机电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微型轴承制造企业,其强有力的研发能力,不仅拥有国家级专用研发设备,同时拥有一批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研发人员。
“像轴承这样的精密零件,越小越难做。”集团总裁徐境福表示,为了做出高标准、领先行业的产品,山口精工每年按照比例投入一定的研发费用用于产品研发和人才引进。得益于企业强大的研发能力,山口精工能够帮客户解决轴承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通州青年人才企业中入选高新技术企业81家,各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
昨天,记者联系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CEO霍亮,他正在外地出差。他告诉我们,公司研制的“雷霆-R1”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完成了两次二次起动测试,这标志着这款发动机为“星云-1”火箭入轨、回收及重复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2015年,航天领域向民间资本敞开大门,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迎来春天。霍亮也从“体制内”走出去,创立自己的公司。
霍亮,专注于可回收复用航天运载火箭的研制、生产制造及产业化工作。他主持研制的“雷霆-5”开式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是国内首台采用针栓式喷注技术和电驱控技术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新研制的液氧煤油发动机“雷霆-R1”二次起动试车的成功也加速了“星云-1”的研制进程,预计2024年年底完成入轨发射-回收任务。
2020年5月,霍亮来到通州实地考察后,决定将可回收运载火箭及发动机智能高科技生产基地落户南通高新区。“当初是抱着忐忑的心态来的,没想到在通州入选了国家级人才计划等,获得了通州区第二十四届‘十佳青年’等称号。”霍亮说,这是通州对他的激励,是他一直攻坚的动力所在。
通州积极引进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人才项目,进一步壮大青年人才队伍,同时发挥人才金融、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的撬动作用,不断激活科创企业的发展潜力。
2019年9月,省“双创人才”岳贤德到通州创办南通锐莱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先后获得三级人才计划资助430万元。
岳贤德的科研团队8人,都在40岁以内。主要致力于高端散热产品研发、制造以及热控系统设计集成,服务于航天军工、电力电子等领域。公司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其中发明专利9项。单相流体回路散热系统,国内唯一应用在商业航天领域,已通过银河航天的验证。公司目前已成为中国中车、中航集团等集团企业的正式供应商,并开始批量供货。
2022年,南通市被列入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通州团区委全力推动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围绕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和措施,从教育、就业等各方面做好服务,把通州打造成青年创客的首选之地。
通州鼓励企业走自主研发之路,在细分领域不断做大做强,推动生产经营提质增效,并且全力支持青年科创“企业敢干”,让青年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共30多人,90后青年占九成。去年,该团队收获专利26件,新编制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1项。目前,该团队正在研究的项目是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高强韧性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这个成果将带动江苏省新能源汽车铝合金压铸件连接技术的进步,市场前景巨大。
1988年出生的朱鹏,是鸿图南通压铸技术团队的一员,主导公司新产品数控工艺方案设计研发及厂内产品疑难问题攻关解决,至今完成了130余款国内外知名车企零部件方案设计研发,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国银奖。
在通州各类青年典型选树中,注重挖掘培育科技创新创业领域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带动、榜样选树,厚植科技创新沃土,激励他们到更加广阔的天地去比拼。
王琦玮,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博士,2021年,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在通州创立了焕新汽车科技(南通)有限公司,并出任总体运营CEO。
在公司车间,有两台设备,标明不能拍照。“这些设备由公司研发人员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升级改造,拥有核心技术,目前不对外销售。”公司仓管魏兰兰指着一个正在修理的汽车方向盘转向机介绍,新购买一个需要三万元左右,但在焕新科技维修只需四五千元,大大节省了成本。
2022年,王琦玮携“汽车后生命周期价值运营平台项目”参加第九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数字经济专项初创组银奖。
通州开展“青春建功在产业创新一线”活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扶持培育。去年,挖掘推荐13个创新创业项目获得“创青春”创新创业比赛国家级银奖1个,省级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