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卫生巾广告凡人微光,星火成炬。平凡人的不平凡之举,是这座城市最温暖、最深沉的力量。近年来,蜀山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结出丰硕成果。在“蜀山好人”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接过“好人”的接力棒,涌现出更多好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时代新风的引领者。
榜样力量催人奋进!近日,蜀山发布开设专栏【榜样的力量】,聚焦身边的凡人善举,讲述他们的事迹,展示他们的形象,弘扬他们的精神。让我们一起传承榜样精神,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共同点亮这座城市的文明之光!
近日,记者走进井岗镇金湖社区玉兰新村黄先明、葛惠珍夫妇家中,家里的老家具已经发黄,充满岁月的痕迹,夫妇俩衣着十分朴素。满墙的锦旗和捐资助学的照片让这个家“熠熠发光”。
黄先明、葛惠珍夫妇连续38年捐资助学,累计捐资90余万元,帮助了100多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他们先后被评为安徽好人、中国好人等。
85岁的葛惠珍自幼家庭贫寒读不起书,但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她来到附近的小学窗外蹭课。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教室里的学生都没回答出来,而站在窗外的葛惠珍却准确的回答出来,在老师和邻居的帮助下,她“意外的”获得了上学机会。上学后的葛惠珍更加刻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跟葛惠珍一样,1937年黄先明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57年,他考入南京农业学院(后改名南京农业大学),命运从此改变。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心头一直存有一份执念,就是要尽己所能,资助贫困家庭的学生。”黄先明、葛惠珍夫妇的捐资助学始于1985年。当年,黄先明因病住院,听闻邻床陪护因交不起住校费,孩子将面临辍学。了解这一情况后,夫妇俩一商量,决定伸出援手,当即表示可以让孩子住进自己家里,这样就不用担心住校费的问题。出院后他们把女儿的房间整理出来,免费让其孩子居住,还贴心地购买了生活用品,每周还给孩子烧些可口的饭菜。彼时,夫妇俩家中也不富裕,上有老人赡养,下要负担女儿的大学费用,但是他们深知没钱上学的滋味,即使再困难也要帮助这些孩子有书相伴。
在宁国工作期间,夫妇俩先后资助了6名贫困生完成学业。黄先明说:“这些贫困家庭的子女,如果我们能帮他们一把继续完成学业,也许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1999年,黄先明、葛惠珍夫妇退休后从宁国移居至蜀山区井岗镇金湖社区玉兰新村。虽然退休金不高,但老两口仍不忘资助贫困生。
他们把退休金“一分为二”:一份用作家庭生活开支,一份作为捐资助学“基金”,如此下来他们的生活非常朴素节俭。他们的家人也用实际行动支持老两口的“事业”,经常加入到“助学”活动中,一起帮助身边的困难家庭,让失学孩子能够背上书包,重返学校接受教育。
老两口每天坚持看报纸、看电视,只要看到刊登的求助信息,他们便会马上想方设法将“爱心”传递到求助者手中。2004年, 老两口通过媒体了解到渴望学习音乐的盲童王香君,随即捐助了3000元。多年来,他们一直关心香君的成长,2015年香君成为安徽省第一位参加高考的盲人孩子,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从2018年开始,他们每年捐助2万元支持金寨县希望工程,目前已经捐款10万元,资助60多名学子……
在夫妇俩家中,一幅十字绣作品《满堂红》挂于沙发上方,这幅作品的背后是浓浓的深情。原来这幅绣满了牡丹花的《满堂红》,是由夫妇俩曾经帮扶过的学子小李的母亲亲手绣制而成。小李的母亲是一位小儿麻痹症患者,因家庭生活困难,供孩子读书和生活很吃力。黄先明、葛惠珍夫妇得知情况后开始资助小李读书。“这个孩子从小学、初中到中技都是我们一路看着成长的,现在学了汽车修理后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葛惠珍说,“没想到孩子母亲用一针一线给我们做了这么珍贵的礼物。”当小李母亲送来十字绣的那一刻,葛惠珍感动得直掉眼泪。
“看着孩子们成长成才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在采访中,只要说起受助者在学业上的进步,老两口格外神采奕奕。三十多年间,他们自己都记不清帮助了多少孩子,只有家里保存的“捐资助学”证书和荣誉奖杯,以及一张张捐款的票据见证了他们捐资助学的爱心。
朴实善良的黄先明、葛惠珍夫妇,对于那些贫困的学子,从来都只是慷慨资助,不计回报。有人曾问过,“你们一直这样默默付出为了什么?”老两口说:“受教育和不受教育的差别太大了,只要我们有能力,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上一把,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亲历过贫困年代、求学路途坎坷的夫妇俩来说,他们对于贫困学生有着天然的爱护和关切之情。他们捐助的不仅是对下一代的深情,更是对祖国未来的深深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