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逾十年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标志性目标。而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低碳时代如同一根“指挥棒”,正在带动整个社会的热情,奏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乐章。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青年人才是产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高考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起点,而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亦是如此。
目前,传统汽车工程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汽车产业的实际需求,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矛盾愈加凸显。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
随着全国各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陆续公布,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将成为这届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头等大事。本期“青年说”邀请4位青年学子,从专业现状、就业前景、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现身说法,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专业的解读。
撸起袖子拆解先进发动机,握紧笔杆手绘悬架结构,手指如飞编写神经网络,闭上眼睛心算信道带宽……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机械与信息专业知识,在汽车的载体上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迸发出学科交叉的无限魅力。我的同班同学中,有相当比例投身了智能网联汽车与汽车电子的广阔蓝海,为人类的出行不断拓宽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边界。
“挑战是一种信仰”,参与“挑战杯”等科创比赛是每个车辆学子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对我而言,还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广阔的专业领域探索兴趣、明确方向,这也是我学习中的宝贵经历。
为什么低温下电池充电效率低、隐患大?为什么特斯拉等一众厂商积极部署滑板底盘?为什么车身振动能量难以回收?为什么锂钴镍会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关键材料?从一个个问题出发,海量的理论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也让我逐渐发现了自己在汽车产业战略领域浓厚的兴趣,确立了以技术战略与政策建议赋能中国碳中和进程的志向。
在数字化和电动化驱动下,汽车领域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发展,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新四化”浪潮不仅让汽车行业的产品属性、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更由此产生了三电、软件开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由此导致了行业人才格局的大变革。
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使得汽车在需要传统机械、化工、电子等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智能网联、电气化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这也使得该行业对“懂汽车+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的渴望愈发高涨。
在我看来,车辆工程专业是一个强调实践、创新和跨学科交叉的专业,以机械学科为基础,融合力学、化学、电子等相关学科,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车辆工程专业高度注重“产、学、研”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每一门课程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更多优秀的新鲜血液,希望广大有志青年踊跃加入,为祖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环境和能源方面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能源资源的紧缺,清洁能源与低碳发展版图的构建已成为当务之急。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标志着一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技术革命已经展开。新能源汽车采用清洁能源驱动,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支持,这正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涉足的领域。
随着全球对绿色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在汽车制造企业、能源公司、研究机构等各个领域找到职业发展的机会。通过选择这门专业,我们可以成为推动创新和变革的先锋,为保护环境、实现绿色低碳、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填写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将会是有志于绿色低碳相关方向学生的一个理想选项。通过专业学习,我们将会获得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发展联系起来”。很多高中毕业的学弟、学妹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的难度、毕业的薪资水平、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而汽车产业就是一个产业链极为复杂,就业岗位容量达到千万级别的产业。
如果你学习了汽车相关专业,就可以了解到各种前沿汽车技术,把握汽车发展方向,甚至能亲手造一辆赛车。当前,新能源汽车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实现了对油车的全面超越,各种新技术导致产品子系统价格下探,以往豪车才有的配置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这将会带来数十万亿元的经济增长。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半场将会是智能化。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未来:在城市物联网支持下的新能源汽车,高速疾驰在城市道路上,但所有车都是无人驾驶的,如同轨道交通一般井然有序。这大抵是无人驾驶的最终形态,但目前在工程上却是难以实现和解决的。我们仍需要足够多的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足够多的新鲜血液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标志性目标。而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低碳时代如同一根“指挥棒”,正在带动整个社会的热情,奏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乐章。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青年人才是产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高考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起点,而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亦是如此。
目前,传统汽车工程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下汽车产业的实际需求,汽车产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矛盾愈加凸显。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指出,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人才总量预计达到120万人,但人才缺口预计可达103万人。
随着全国各省份高考录取分数线的陆续公布,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将成为这届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头等大事。本期“青年说”邀请4位青年学子,从专业现状、就业前景、未来发展等多个维度现身说法,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供专业的解读。
撸起袖子拆解先进发动机,握紧笔杆手绘悬架结构,手指如飞编写神经网络,闭上眼睛心算信道带宽……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机械与信息专业知识,在汽车的载体上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迸发出学科交叉的无限魅力。我的同班同学中,有相当比例投身了智能网联汽车与汽车电子的广阔蓝海,为人类的出行不断拓宽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边界。
“挑战是一种信仰”,参与“挑战杯”等科创比赛是每个车辆学子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对我而言,还是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广阔的专业领域探索兴趣、明确方向,这也是我学习中的宝贵经历。
为什么低温下电池充电效率低、隐患大?为什么特斯拉等一众厂商积极部署滑板底盘?为什么车身振动能量难以回收?为什么锂钴镍会成为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关键材料?从一个个问题出发,海量的理论知识转化成技术的探索与实践,也让我逐渐发现了自己在汽车产业战略领域浓厚的兴趣,确立了以技术战略与政策建议赋能中国碳中和进程的志向。
在数字化和电动化驱动下,汽车领域正在经历革命性的发展,智慧交通的快速发展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新四化”浪潮不仅让汽车行业的产品属性、市场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更由此产生了三电、软件开发、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由此导致了行业人才格局的大变革。
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使得汽车在需要传统机械、化工、电子等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智能网联、电气化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这也使得该行业对“懂汽车+懂软件”的复合型人才的渴望愈发高涨。
在我看来,车辆工程专业是一个强调实践、创新和跨学科交叉的专业,以机械学科为基础,融合力学、化学、电子等相关学科,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车辆工程专业高度注重“产、学、研”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每一门课程都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智能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还需要更多优秀的新鲜血液,希望广大有志青年踊跃加入,为祖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汽车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但与之相伴而来的是环境和能源方面的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能源资源的紧缺,清洁能源与低碳发展版图的构建已成为当务之急。
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标志着一项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技术革命已经展开。新能源汽车采用清洁能源驱动,对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支持,这正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所涉足的领域。
随着全球对绿色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会在汽车制造企业、能源公司、研究机构等各个领域找到职业发展的机会。通过选择这门专业,我们可以成为推动创新和变革的先锋,为保护环境、实现绿色低碳、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填写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将会是有志于绿色低碳相关方向学生的一个理想选项。通过专业学习,我们将会获得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为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考虑“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发展联系起来”。很多高中毕业的学弟、学妹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会考虑自己的兴趣、专业的难度、毕业的薪资水平、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而汽车产业就是一个产业链极为复杂,就业岗位容量达到千万级别的产业。
如果你学习了汽车相关专业,就可以了解到各种前沿汽车技术,把握汽车发展方向,甚至能亲手造一辆赛车。当前,新能源汽车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实现了对油车的全面超越,各种新技术导致产品子系统价格下探,以往豪车才有的配置飞入寻常百姓家。而这将会带来数十万亿元的经济增长。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下半场将会是智能化。让我们设想这样一个未来:在城市物联网支持下的新能源汽车,高速疾驰在城市道路上,但所有车都是无人驾驶的,如同轨道交通一般井然有序。这大抵是无人驾驶的最终形态,但目前在工程上却是难以实现和解决的。我们仍需要足够多的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足够多的新鲜血液来推动行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