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账户实名制“汽车行业线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于9月10日在慕尼黑闭幕。德国总理朔尔茨不惜顶着“独眼龙”的形象,带病出席此次车展,为德国汽车工业呐喊助威:“不要害怕!”并且疯狂撒币1100亿欧元,用于激励德国汽车业。
这恰恰表明了来自东方力量的“威胁”——中国品牌汽车真的站起来了。长期处于舒适区的欧洲汽车工业,变得有点焦虑、有点彷徨。中国品牌凭借新能源赛道的有利局势和节奏,加大进军欧洲的步伐。
中国军团客场亮相,却彰显出“反客为主”的意味。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欧洲同步举行,并且首次在中国境外举行。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宣战和颠覆。分析人士认为,这是新能源对传统能源的“宣战”。
比亚迪在慕尼黑车展一口气推出6款纯电车型:汉、元PLUS参数图片)(海外命名为BYD ATTO 3)、海豚海豹宋PLUS EV冠军版以及腾势D9;涵盖轿车,掀背车、SUV、MPV所有车型,是欧洲市场上为数不多的能在短时间内同时推出新能源全车系车型的车企,成为此次车展上的显眼包。
其中,海豹官宣欧洲上市。起步价44900欧元,相比之下,特斯拉Model 3在德国的起步价是42990欧元。也就是说,在欧洲,比亚迪海豹定价高于特斯拉Model 3。
来自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的分析指出,欧洲是仅次于中国的规模最大的大众汽车市场。瞄准欧洲,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继中国市场之后的又一增长途径。
欧洲凭借汽车摇篮的行业地位和制造优质内燃机的能力,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引领全球汽车行业的顶尖位置。然而,随着全球汽车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车企领先的成本、技术和规模化优势,欧洲老牌车企的风光不再。
此时进入欧洲,中国车企胜算的机会很大。同时,国外资深分析师也认为,欧洲在大部分欧盟品牌尚未推出完美新车之际,推动市场向电动车转型,降低了其他车企抢夺市场份额的难度。所以,中国车企更要抓紧有利时机,“全垒打”,迅速占领市场。比亚迪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接受外媒采访时透露,比亚迪计划今年销售250万辆电动汽车,欧洲将成为比亚迪的主要市场,该公司已在欧洲大陆的15个国家开展业务。
据德国媒体报道,在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品牌汽车在数量和质量双维度取得实质性突破。由比亚迪领衔,包括阿维塔、零跑、小鹏的等在内的共计50多个中国品牌亮相。参展数量是两年前的两倍。
质量上,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凭借完美工艺和时尚的设计获得高分。全德汽车俱乐部——欧洲最大的汽车协会,对中国的多款汽车给予好评。该俱乐部是非营利性的法人组织,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行业影响力。
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今年初在中国将德国品牌大众汽车赶下冠军宝座,刷新中国品牌近40年来被大众、丰田等外资品牌霸榜第一名的历史,成为中国市场的新晋销量冠军。
到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在站稳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的同时,成功跻身全球汽车集团销量前十,甚至超越宝马、奔驰,妥妥成为全球汽车行业领军品牌。8月份,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销500万辆的品牌,其有着广泛的产品口碑和市场基础。
此时,比亚迪借慕尼黑车展亮剑欧洲,彰显其进军欧洲市场的民族自信和制造实力。除了携整车参展外,比亚迪还带来了众多新能源车黑科技: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智能扭矩分配系统、刀片电池等等,都让欧洲消费者眼前一亮。相信随着比亚迪不断夯实研发实力,持续技术创新和优势,必然将在欧洲市场获得一席之地。
在中国,十大畅销电动汽车中没有一款德国车型。大众品牌电动车的市占率不足3%,新科状元比亚迪的市占率超过30%。丧失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意味着德国车企彻底走出舒适区,迅速衰落。
业内人士认为,德国车企低估了中国新能源车的崛起速度,对于车市和政策反应缓慢。早在2017年,中国ZF就宣布引入电动汽车配额,并规定从2019年起,中国汽车制造商销售的汽车中必须有10%为新能源汽车。大众汽车当时反应迟缓,认为中国的电动车计划不成熟,并且燃油车独占鳌头,依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利润水平。
德国厂商在电池性能、软件以及智能化等方面,确实落后于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以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车企,不仅掌握三电等核心技术,而且在零部件自产自销方面具有领先的成本优势——在一辆整车上,除了轮胎和玻璃,比亚迪电动车的零部件,几乎全部来自比亚迪自己。这是德国电动车企业无法企及的。
种种迹象还表明,德国车企在电动车领域有掉队的担忧。今年7月,大众汽车不惜“屈尊”入股中国品牌小鹏汽车,以求借助小鹏的电动车平台。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新车研发周期也是中国车企一大优势。以南北大众为代表的合资车企,要面对来自中外双方的博弈,新车型上市周期约为40个月,而中国品牌却没有这样的阻碍,像比亚迪的新车面世只需要不到一半的时间。中国品牌凭借新能源的技术优势,成本领先,实现弯道超车。目前是崭露头角,战略性反超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