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西安奔驰漏油事件中的众生相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5/24 1:43:01 | 【字体:小 大】 |
澳之健大家好,欢迎来到老蔡白话堂,我是老蔡,今天我们来聊聊近期西安奔驰漏油事件,闲话少叙,我们马上开始。
本次事件起初引发关注的重点是,奔驰作为豪华品牌,对汽车品控把关不严,造成质量问题。而长期以来消费者对豪华品牌的“迷信”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势头,也间接成了奔驰有恃无恐“仗势欺人”的资本。这种“迷信”在汽车行业并不罕见,甚至并非只出现在豪华品牌上,如长期受中国消费者追捧的大众,就存在国产换代车型减配等问题。
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奔驰出事正赶上4月上海车展,各大汽车厂商于是趁机用一波“落井下石”式的借势营销刷足了存在感。但细细琢磨不难发现,厂家们如此卖命地对奔驰“痛打落水狗”,真的只是为了蹭热点那么简单吗?我想应该不全是,因为事态的发展很快就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更加关键也更影响大部分人利益的问题。那就是汽车厂家在不断压榨4S店利润空间的同时并没有负起相应的管理责任,而是间接让4S店将风险转移给了消费者,最终出现了各种购车“套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也正是各大厂家不希望消费者注意到的问题,厂家不是不能管好经销商,而是不想管、懒得管,最近爆出的疑似宝马内部应对通知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个人认为这才是本次奔驰事件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甚至借机整顿的关键问题。为什么汽车4S店在销售车辆的过程中会存在乱收费甚至欺诈现象?又有哪些陷阱需要消费者提高警惕呢?这就要从汽车销售的流程说起,一辆汽车从厂家出厂到消费者购入,中间一般是要经过4S店这个环节的。而目前大部分情况下,4S店每年手里能拿到多少辆车,这些车都是哪些款式和配置,决定权往往不在4S店,而是在上游主机厂,像BBA这类豪华品牌在派单的过程中则对4S店更加强势。那么在过去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4S店还可以通过提高裸车售价获得足够的利润,但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兴起,厂家与消费者之间关于车辆的参数、售价等关键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因此单纯卖车变得不那么好赚钱了,但主机厂下派的单子却依旧如常,如果4S店不能通过一些手段把这些车卖出去,就要面临亏损甚至倒闭。
于是,出现了一些所谓的2年、3年免息,甚至0首付购车政策。不管消费者是否有能力全款购车,4S店都会在销售过程中极力鼓动消费者选择按揭购车,而当我们兴致勃勃选择了按揭,套路也就随之而来了。首先就是一笔几千元的“手续费”(具体金额视车价而定),然后就是名目繁杂的“押金”“担保金”“出厂费”“公证费”,如果贷款的金额比较高,还会在车上安装GPS定位系统防止贷款人“潜逃”,并收取一笔安装费。如果消费者坚持全款购车,那么还有各种“装潢包”“选装包”“保养套餐”等店家增值服务和“上牌费”“在店保险”等常规收费项目等着你。如果说上述收费都还算得上是公开透明的话,那么此次“奔驰”事件中车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的15000元“金融服务费”(如事实确如车主所说的话),以及此前一些业内人士爆料的经销商为进口车偷换假冒轮毂,自行改装皮座椅冒充原装等行为则完全构成了欺诈罪。
在西安奔驰漏油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除了奔驰厂家和经销商被骂惨外,还有一个群体也意外成了网友炮轰的对象,那就是自媒体车评人。自从互联网成为人们主要的信息来源后,网上就诞生了两个影响汽车整体评价及舆论导向的群体,一个是水军(包括车托和车黑),一个是自媒体车评人。与一些“轻资产”的内容自媒体不同,车评人要想保持足够的用户流量,除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外,更多的是依赖车源,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惯了眼见为实的网友不会轻易为“云车评”埋单。因此,在车评界,车评人被充值和认干爹几乎是一个半公开的秘密,否则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长测车难道能靠观众“老爷”掏腰包埋单吗?新车发布第一时间的评测车难道靠观众“老爷”提供吗?
虽然,网友们对车评人被充值已经见怪不怪,甚至个别车评节目已经开始走“娱乐化”“网红化”的非专业路线,但此次事件爆发后,自媒体车评人的集体哑火却让网友们怒不可遏。说到底,网友们并不指望车评人站出来与“金主爸爸”撕破脸,主要还是愤怒于两个点,一是平时标榜公平公正的车评人在面对汽车质量问题时却选择性失明,二是作为公众人物的业内人士对行业丑恶现象作壁上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车评界的“网红”--“车若初见”,这档节目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此前网友的评论几乎都是队形一致的“晓敏我爱你”或“晓敏我老婆”(初晓敏为节目主播),而奔驰事件爆发以来,官方账号发布的动态下方评论竟然全是“谈谈奔驰事件呗”,直到今天(4月15日)官方账号更新了一条动态,对奔驰事件正式表态,网友的“怒气”才逐渐缓和。尽管网友们的做法多少有些道德绑架的成分,但不难看出,这是由于消费者多年来正当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情绪上全面爆发的结果。
总而言之,经过这次的事件,希望汽车厂家能多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上下功夫,少在营销噱头、舆情控制上瞎钻研;希望有关部门趁机整顿汽车销售市场,还消费者一个清朗的消费环境;希望经销商能规范销售模式,从长远角度争取实现自己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作为消费者,也希望大家在购车时别只盯着所谓的优惠金额和赠送的礼包,要将目光锁定在落地价,在签署购车协议时看清协议内容,明确双方责任,必要时候拿起法律和舆论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