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神庭对于部分新能源车企来说,今年以来“过的日子”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在全球倡导绿色能源的背景下,
在5月6日召开的2023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要让新技术“冒出来”,就得容忍一定程度的泡沫,三年之后,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品牌会慢慢消失。
事实上,业内的“价格战”已使得一些车企举步维艰。因此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示,未来几年之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残酷的淘汰赛。当前车企们面临的,一边是原材料不断上涨,一边是打价格战成为行内主旋律,不少业内人士叫苦不迭,表示心累。
谈到新能源汽车的价格,离不开电池,在新能源整车中成本占比最大的就是电池,一般来说,约为整车成本的40%左右,而碳酸锂又是电池的核心材料。
4月底以来,碳酸锂走出“高位腰斩”阴霾,迎来急涨行情,工业级、电池级碳酸锂最新市场均价分别达23.5万元/吨、24.75万元/吨,较上月的年内低点分别上涨超70%、35%。
而五一假期过后,碳酸锂价格趋于平稳,而且还有上升之势。据5月12日,上海有色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当天上涨1.7万元/吨至24.2万元/吨,实现了10连涨,本月内更是多次出现超万元/吨的日涨幅。
从成本角度考虑,碳酸锂价格和对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成正比。因此,当碳酸锂价格上涨时,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成本就会上升,随着成本上升,各车企为了维持盈利,整车零售价格就会提升。从而当碳酸锂价格下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就会下降,售价也会随之下跌。
事实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表示,当碳酸锂价格在40万元/吨以上,电动车盈利困难,而当碳酸锂价格来到25万元/吨时,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自主品牌盈利的问题。
而新能源汽打价格战以来,“增收不增利”是业内的普遍现象。以部分车企2022年财报为例,蔚来以492.7亿元的营收领先,营收同比增幅约为36.3%。
而理想、小鹏分别实现营收增长67.7%、27.9%。 而车企营收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业绩却出现了更大幅度的亏损。
蔚来2022年亏损144.37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59.4%;理想汽车净亏损20.3亿元,较2021年扩大528%;小鹏2022全年净亏损达到91.4亿元,较2021年亏损扩大88%。
所以,降本对车企来说是燃眉之急。而近期碳酸锂价格的上升,对于各车企来说成本也会上升。
当前整个新能源行业的供需结构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下游车企对于上游原材料的议价权较低。
而锂电材料价格的上升,车企的盈利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叠加车企“增收不增利”局面。笔者认为,短期内车企打价格战的局面将会告一段落。
而5月初,特斯拉就来了一个新的动作,上调美国、中国、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市场几款车型的售价。
在中国地区,涨价后特斯拉Model 3的起售价为23.19万元,Model Y的起售价为26.39万元。产品的成本决定售价,特斯拉的涨价很难说不和锂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有关。
而笔者觉得,价格战对于车企来说,也只能解决的了一时之困。一开始,随着各车企纷纷降价,的确会迎来一波客流和订单,毕竟直接让利消费者的行为的确喜闻乐见。
但是价格战的逐渐升级,各车企短期内频繁降价,只会让本就犹豫的消费者更加举棋不定。因为消费者内心只会犹豫,觉得现在的价格不是最低,市场上观望的情绪弥漫,反而推动汽车市场进入到消费萎缩的困境。
长期来看,新能源车的需求并没有衰减过,据中汽协会数据,4月国内电动车销63.6万辆,出口达10万辆, 同比增长8.4倍,环比增29%。
而电动车价格阶段性出现较大波动,也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而碳酸锂的价格回升明显与前期的加速下跌,使得材料厂采购谨慎多持观望态度,而随着价格回升,锂盐库存正逐步消化。中长期看,锂资源供需仍存在缺口,锂资源企业仍能享受锂价高位的利润,而短期内电动车的价格战或将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