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小说网为了方便阅读,文中的车名多数使用翻译之后的名称,或许各地称呼有些不同,还请谅解。
1983年对丰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个品牌从1935年开始生产名叫G1的运输卡车,到1983年48年的时间里品牌总产量超过了4000万辆。
而在这4000万台车中,有25%的销售数据是由同一个车系提供的,那便是丰田卡罗拉。
汽车诞生的前二十年里,它被作为提升生产力的工具、富人群体的玩具、战争中的武器,但唯独不是老百姓能接触到的工业产品。
后来福特T型车和大众甲壳虫出现,这两台车分别给欧洲、北美洲的老百姓带来了能买得起的家用车,销量也相继突破1000万台大关。
而世界上第三台销量突破1000万台的便是丰田卡罗拉,这款车诞生于1966年,用了16年零4个月的时间卖了1000万台,有趣的是,福特T型车也用了16年零4个月的时间取得这个成绩。
1966年在日本被称为私家车元年,在1966年之前,汽车在日本是专供少数高收入者使用的交通工具。在此之前唯二接近家用的“低价”车型名为Toyopet Crown / Toyopet Corona(1956 年,丰田为了销售 Toyopet SKB 卡车创建了 Toyopet Store 。Toyota store专注于销售皇冠等高档汽车,而 Toyopet 将销售一些低端汽车和卡车),但这款车生产的目的是用来做出租车,并不是提供给老百姓使用。
而在1957年-1959年,达特桑推出了一款名为Bluebird(也就是尼桑蓝鸟)的小型轿车,这款车与Toyopet Corona之间展开了激烈的销售竞争,“坊间”称其为“BC War”,这场销售竞赛直接引发了日本车企对于简易微型车的关注,随后斯巴鲁推出了斯巴鲁360、马自达推出了卡罗尔、本田也推出了N360。
竞争一直持续到1966年,越来越多的小型家用车开始加入战团,因此日本普通老百姓开始拥有私家车的时间,大多数是在1966年这一年开始的。
1966年,日产Sunny(国内日产阳光)在4月份上市,同年,斯巴鲁1000在五月份上市。
上述的这几款车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搭载1.0L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丰田也会推出类似的车型,但在1966年的9月份,丰田发布了一条新车预告宣传单,让人一下记住了丰田的产品。
,丰田在销售策略上使用了一套“加量少加价”的战略,强调这款车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排量,并将这一点作为核心优势进行宣传。
日本老百姓虽然想拥有一台廉价的、自己能支付起的家用车,但他们对于汽车的认知还是来自于此前的“豪华车”,因此普遍对汽车的预期非常高。
所谓的市场调研也是从失败中总结的经验,丰田“Publica”以亲民的价格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但购买的不多。
然而上面所说的这些车型均是简易微型车,出于对成本的控制,车内外都显得有些低端,因此日本老百姓虽然关注但很少购买,因为不能符合印象中汽车的形象。
“加100cc”策略是当时丰田销售总裁Shotaro Kamiya提出的,当他得知日产采用1.0L发动机之后,建议开发部“扩缸”来提升竞争力。丰田通过“加100cc”的噱头给卡罗拉打下了不错的基础,
在当时日本老百姓的印象中,卡罗拉具体好不好不太清楚,但它比别的家用车要“强一点点”。
好的第一印象也让卡罗拉赢得了先机,上市当月车型销量达到了5835台,远超当时第二名的日产Sunny,后者月销量为3355台。
而在卡罗拉上市之前,丰田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们优化了丰田高冈工厂的生产体量,每个月能生产两万台丰田卡罗拉车型,因此在新车发布会上,丰田发言人敢于设定月销量3万台的目标,该目标在卡罗拉上市两年后竟然真的实现了。
卡罗拉作为同时代的简易小型车,与竞争对手之间其实并没有“质的飞跃”,它的目标便是“各个方面比对手强一点点”。
日本老百姓喜欢卡罗拉不仅仅是多加了100cc的发动机,丰田在这款车上应用了很多当时比较先进的造车技术,比如说前悬架采用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挂,这种为前置发动机设计的底盘结构能更好的节省车内空间,并且驾驶起来轻巧且高度灵活。
事实证明丰田是有先见之明的,如今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已经是紧凑级车型的标准配置。
此外,丰田还给它配备了”装在地板上“的4档手动变速器,这里有个背景信息,
这种非常规的操作给为丰田卡罗拉带来了“操控感”,让驾驶员有了更多参与驾驶的感觉,而这个设计在之后也被其它厂商纷纷效仿。
丰田卡罗拉在取得一定成绩之后,其开发者Tatsuo Hasegawa复盘总结经验并提出了“80分加α原则”,所谓的80分代表着一台车的基础表现及格分,
但只有80分的话,这台车便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车型,因此还需要“加α”,这里的plus alpha则是车型的创新、亮点,或者比竞争对手强大的地方。
为了给一台车进行评测打分,Tatsuo Hasegawa在卡罗拉开发部门倡导了“主考官制度”,通过不同岗位负责人对一个产品进行打分,来作为一台车的开发指导。
在主考官制度之下,第三代卡罗拉的开发由Sasaki佐佐木监督,佐佐木的想法是打造一款面向全球大众市场的汽车,
它需要足够省油、耐用,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资源多寡和排放法规,同时要带来“奢华感”和“满足感”,
以达到车主能产生“拥有了这台车,就不再需要其他车”的感受,后面的部分则属于“加α”。因此,在第三代卡罗拉身上,油耗低、耐用是及格表现,而安全性和用料成为“加α”。
第三代丰田卡罗拉推出于1974年,也就是“石油危机”爆发的前一年,1975年全球开始注重污染问题,一方面各国对汽车的排放法规越发严苛,美国的政治评论家拉尔夫·纳德直接质疑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在日本国内,也兴起了一阵反汽车风潮。
第三代卡罗拉出色的燃油效率和安全配置,恰好符合了当时人们观念中最合理的家用车,于是该车型在反汽车的浪潮中反而突飞猛进,创下了当时卡罗拉有史以来最高的销量纪录,累积售出375万余台,月平均销量6.3万余辆。
先前说了佐佐木在开发第三代丰田卡罗拉时,已经有了将它作为全球车型的构想。而在1969年卡罗拉取代Corona成为丰田销量第一的车型后,全球车型的定位开始变得更深入。
首先是产品阵容方面,最初的卡罗拉时两门三厢车形式,而后来出现了四门三厢车、旅行车、四门两厢车,以及后来我们非常熟悉的运动版Levin、“86”,还有2-box车型“FX”、4门硬顶车型“Ceres”、小型货车规格车型“Spacio”等衍生车型。
此外是市场的不断扩张,从最初仅在日本本土售卖,到1968年开始出口北美,再到现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买到这款车,
另外卡罗拉还是丰田的“数据存储器”,全球共有13个丰田生产基地可以生产卡罗拉这款车型,而这些卡罗拉因为地区的不同设定了不同的规格,其目的是因地制宜的生产合适的车型。比如说我们在国内买不到两厢版本的丰田卡罗拉,但在美国和欧洲两厢卡罗拉一直是销量的主要支撑力。
2013年7月,卡罗拉全球累计销量达到4000万辆。早在 1997 年,它就超越了甲壳虫,成为第一名,创下了单一品牌汽车销量的空前纪录。
而在丰田实现4000万销量的新闻稿中,官方写道“卡罗拉是丰田预见客户和社会需求的引领产品,是丰田造车的基石。”
虽然丰田卡罗拉倍国内网友称为“马路三大妈”之一,但这台车能一直走到今天,背后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