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春天的罗曼史全集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供应链,主要聚焦在三电,尤其是电池,不仅影响着整车性能和续航,也是绝对的成本大头,并且对资源依赖度极强,所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呈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化和资源化特征。
本期我们重点介绍关键供应链型企业(以动力电池企业为主)对地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情况为例,探讨如何围绕三电核心部件逐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助力各大城市开启新能源汽车之都抢位赛。
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分析,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将呈现1+1+N的市场竞争格局,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为双龙头,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市场份额此消彼长,竞争极为激烈。
2022年,宁德时代年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为142GWh,国内市场占比为48.2%,在中国和全球市场排名第一。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为69GWh,市占率23.5%,排名第二。中创新航装机量达到19.24Gwh,增速高达112%,成为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供应商。
对于地方产业发展而言,以动力电池企业为核心的关键供应链企业的布局,对于带动区域产业生态构建将显得十分重要。
宁德时代在全球共建有十三座电池生产工厂,分别位于福建宁德、青海西宁、江苏溧阳、四川宜宾、广东肇庆、上海临港、福建厦门、江西宜春、贵州贵阳、山东济宁、河南洛阳、德国埃尔福特、匈牙利德布勒森。其中,宁德和宜宾的地位最为突出。
作为宁德时代的“诞生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宁德市已成为全球最大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动力电池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2年中国GDP百强城市中,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加持下,宁德市以10.7%的增速高居第一。数据显示,宁德市2022年GDP为3580亿元,其中锂电新能源产业完成产值2750亿元,占比超九成,是全市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
福建宁德是宁德时代的总部,同时也是众多电池生产基地中的总基地,其规划的动力电池产能为171GWh/年,可满足供应220万辆新能源汽车。为加强与宁德时代的沟通,减少电池运输成本,同时也方便出口(宁德是港口城市),上汽乘用车基地(新能源汽车项目)、时代一汽电池工厂、上汽时代(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电池合资企业)落地宁德,进一步完善了当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截至2023年初,宁德累计引进80多个产业链项目落地建设,覆盖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和电池构件、机械设备、包材等配套项目。目前,全市在建和建成投产电池总产能合计超330GWh。
根据宁德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宁德动力电池产能430GWh,锂电新能源产业将实现产值36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锂电智能制造产业园和28个配套项目。
宜宾一直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称。随着新能源产业兴起,这座城市再次以“动力电池之都”的身份聚光灯下。
受到四川宜宾的锂矿资源吸引,宁德时代与四川省政府共建四川时代生产基地,并在四川宜宾等地布局生产和研发基地,构建锂电全产业链体系。据悉,宁德时代四川宜宾基地的产能规划为150 GWh/年,是宁德时代旗下第二大产能布局区域,基地总规划10期产能,目前已经完成了6期产能建设。
截至目前,四川宜宾10个区县已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92个,其中上市公司32家,产业领域涵盖电池正极、负极、铜(铝)箔、隔膜、结构件等6大组件和正极前驱体、氢氧化锂等核心材料及辅材等项目,协议总投资超2000亿元,预期产值超5000亿元。
动力电池产业已发展成为宜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也成为四川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2019年,比亚迪成立全资子公司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实现电池业务拆分。至此,比亚迪形成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闭环,核心零部件基本达到自产自研自供水平。比亚迪剥离电池业务,既能更好的承接外部客户,又能与整车板块形成协同效应。
在《中国汽车新产业集群系列(2)整车链主型产业集群效应明显》篇中,我们已经探讨了比亚迪作为代表性“整车链主”企业,如何持续扩大产能布局拉动深圳、西安、长沙、合肥产业升级。
作为第二大电池供应商的弗迪电池,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供应链集成作用。目前,比亚迪已投建深圳、惠州、青海、西安等20多个生产基地。按照比亚迪规划,今年电池产能实际产出预计达200GWh,全部投产后合计将超过600GWh。
以安徽为例,比亚迪整车厂落户合肥,比亚迪核心零部件、电池工厂等项目,则落户合肥周边城市。在安徽蚌埠、无为、滁州三地,比亚迪投建了电池基地,规划产能合计为80GWh,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新能源整车基地,以无为、蚌埠、滁州、阜阳为支撑的动力电池、电池材料、高压电器、线束等关键零部件配套基地,集群式效应十分明显。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汽车相关企业布局,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起到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动辄数十亿起步的电池产业链条,更是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中坚力量,代表城市便是常州。
动力电池企业“F4”(宁德时代、弗迪电池、蜂巢能源、中创新航)齐聚常州,并且带动产业链上游向下游发展,引入理想等4家整车企业,集聚企业超3400 家,整车产量占江苏全省的二分之一。
动力电池生产有32个主要环节,常州覆盖其中的31个,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数据显示,常州动力电池年产能已经超过100GWh,整体规划目标为400GWh以上。与此同时,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覆盖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电气仪表系、灯具、汽车车身、汽车饰件等十几个领域,3000多家相关制造企业汇聚于此,形成3000亿元产值规模。
《2022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显示,在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中国城市50强榜单中,常州综合指数排名第五。2022年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销超34万辆,整车、动力电池产销量均占江苏省一半。常州市动力电池规上企业产值在1700亿元以上,动力电池产量108.5GWh,排名全国前二。
围绕关键零部件—整车—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关键供应链型集群地区有着自身的发展特色,深度影响本区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势。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关键供应链企业,正在引领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带动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向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