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阎网vfw8敲出这个标题时,我正在北京飞往广州的航班上。因此,本文的高度肯定是有了。高度已经基本是极限了,那远度上,也尽量往极限想想。现在的马路,虽然叫马路,但并不让马跑了,因为被汽车霸占了。那想骑马了怎么办?去马场呗。未来的马路,也不让你开车了,因为马路上跑的都是无人驾驶的车。那想开车了怎么办?去车场呗。如果要给这样的未来加一个期限的线年差不多。
由于智能汽车是个新事物,因此这里边的新词特别多,比如有车联网、互联网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我们先来捋一捋这些新概念。
这些新词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是:车联网、互联网汽车、智能汽车。其中,车联网是个老词汇,这个词总让我想起互联网蛮荒时代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一幅巨大的广告,远一站路都能看清上面的广告词:“全世界计算机联合起来,英特耐特就一定会实现。”这个句式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这条广告让人会心一笑。现在,全世界的计算机们早就联合起来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当全世界的汽车也都联网之后,那就是车联网。如果要从“车联网”这个概念提取出一个关键字,那就是“联结”。
互联网汽车的概念,则是从车联网、互联网+汽车衍变而来的,需要结合整个汽车产业链来思考。互联网汽车不仅是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内嵌入互联网技术本身,还要有互联网思维参与其中。而智能汽车则是进一步衍生出来的概念。所谓智能汽车,来自车联网、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在汽车上的高层阶融合。人能够通过汽车上的控制应用控制汽车,而车也能够反向与人进行一些互动,汽车和人之间通过软件或者语音等智能手段来实现人机交互。和普通车比,智能汽车完成了主被动安全、人性化设计以及实现智能交通三方面的进化。
至于第二组词,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则更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有趣词汇。几周前的一个周末,我在乌镇参加了一个题为“思辨互联网汽车”的活动,同台演讲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对智能汽车的定位有所不同。传统车企更加倾向于以人工驾 驶为主导、自动驾驶为辅助;而互联网企业所推崇的无人驾驶更加倾向于以车辆本身为主导的自动驾驶汽车。沃尔沃就是自动驾驶的典型代表,谷歌则是无人驾驶的典型代表。
不光是智能汽车,未来的所有的智能产品都应该符合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智能化;第二,个性化。
智能化的趋势中,有一点是明确的,由软件来定义未来,这点区别于过去更多的是由硬件来定义。因为是由软件来主导,所以未来智能汽车的话语权,互联网企业的机会更大一些。
传统的车企喜欢参数导向,比如发动机、轮轴等,是什么地方生产的,有什么性能。不光是车企,所有的硬件为主的厂家都是这样。应该说互联网企业更代表了用户的消费习惯。用户不需要参数,重要的是给用户提供了什么样的体验,小白用户不需要产品参数,更多的是用户体验。早年间买电脑产品时,要明白显卡是买哪家,内存又是哪家,但是现在没有几个用户自己电脑里各个配件的具体情况了。所以说,苹果这样的公司带动了一个很好的潮流,去参数化。不再告诉你参数,而是直接告诉你有啥功能,这是互联网企业所擅长的,也是用户所喜欢的。如果说这个行业要被颠覆,要被革命的话,一定是符合这样条件的公司,一定不是传统车企。相机领域的富士就是一个好例子。
所谓智能化,不是在原有的上面增加一个功能或者组件,它是整个思维模式的转变,产业链流程上的改变。就像苹果手机,不是说把待机时间做的更长,把通线》一书中说的很好,要达到颠覆式创新,就得比别人好用十倍以上。苹果的智能化,主要核心有两点,一是多点触控技术,二是组建了以APP为核心的生态链。
第二点是个性化。汽车现在的生态链是F-B-B-B-C(F是工厂), 未来一定是是C-F模式。个性化也是未来所有智能产品的趋势。
在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基础上,智能汽车的重要特征就是一个特别的机器人,可以与人进行交流。
比如一个用户,上车后就把温度调到18度,这个时候汽车可能就会提醒你:“你不适合这么低的温度,因为你的大姨妈来了”这个时候,汽车就像妈妈,就像闺蜜一样懂你。需要知道这段时间用户是否在生理期,或者是一个其他的身体状况,从而判断出用户适合多少的温度。
智能汽车还可以通过用户的心情做出相应措施。比如用户是去上班的路上,可能是路很拥堵导致心情很烦躁,或者是因为工作不顺心,这时候汽车是否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比如模拟在海边,音响里放着海浪的声音,灯光也变成蓝色的,车窗投影出海浪海鸥,营造一个相应的环境。
总之,一定要上升到和人情感交流的高度才是未来智能汽车的重要方向,而不单单是更好的汽车!
先讲个故事:我开车遇到红灯时,总是马上看手机(我习惯一上车就把手机放入手机架),看短信、看微信、刷微博。于是,经常红灯变成绿灯还不知晓,直到后车狂按喇叭。最夸张的一次,由于后面没车,于是灯红了又绿,绿了又红,我还在拿着手机不亦乐乎,交警走了过来,冲我打招呼:“嗨,哥们,还没有等到你喜欢的颜色吗?”
接着讲个事实:汽车事故有75%的发生原因是人为因素(错误操作或注意力不集中),而人为因素中又有65%是因为注意力离开路面。因此解决驾车行进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可以减少约50%的汽车事故。
再说说路怒症。在北京这样非常拥堵的大城市开车的人,几乎都有路怒症,区别在于症状的程度而已。正所谓:好脾气都变成坏脾气,坏脾气都变成没脾气。所谓路怒症,更多是由于别的乱开的车引起的,好脾气如我,也经常被逼说出脏话,也经常有想揍人的冲动。从这个角度上讲,就特别能理解去年成都那个小伙子暴打那个女司机的动机,只不过,我们的情绪管理,做的比他好而已。
围棋人机大战,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再一次说明,在有规则的世界里,机器做的一定比人好。拙作《李世石输给AlphaGo的三点专业解释》中,三点解释分别是:1、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可以让棋艺突发猛进;2、超常的计算能力,遇强则更强;3、“三体人”式的思维交流。这三点,在智能汽车领域中,同样也适用,我们必须有理由相信,无人驾驶会解决目前的很多问题。
未来,我们不需要开车了,那么,还需要买车吗?答案也是毫无疑问的,不需要。
你造吗,十年后我们都不需要买车了,别问我为什么胡扯,因为这是滴滴老板说的滴滴创始人程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放言,传统汽车产业被智能汽车颠覆只是时间问题,甚至大胆预测,10年后买车跟今天买马一样奇怪会很奇怪。
现在的马路,虽然叫马路,但并不让马跑了,因为被汽车霸占了。那想骑马了怎么办?去马场呗。未来的马路,也不让你开车了,因为马路上跑的都是无人驾驶的车。那想开车了怎么办?去车场呗。如果要给这样的未来加一个期限的线年差不多。
未来的情况应该是这个样子滴:我从广州粤海喜来登酒店想去海石音乐交流中心,只需要发出一个指令,一辆无人驾驶汽车按时到达酒店大堂,我到达目的地,下车即可,啥也不用管,这就是共享经济。
在共享经济大背景下,从汽车到住房、从生活日用品到知识信息、从能源到医疗,各个领域都会进入了协同共享的时代。按照目前汽车的保有量,80%的车估计都不需要了。
我们的孙子将来看到我们买车开车的景象,就好像我们现在看到过去的发电机似的。科技的发展,总是这么令人瞠目解释。
写武侠小说的古龙先生描写他笔下的顶级侠客时,常w用一个词汇叫:“手中无剑,心中有剑”。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当一个人在自已的领域已做到高深境界时他就会给对方这样一种气势!
未来的智能汽车时代,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顶级侠客的境界手中无车,脚下有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