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茶找 可爱雪编者按:这篇有点怪腔调的文章是“汽车智能化”有奖征文的入围稿件。作者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对9个有关汽车的问题进行自我回答,车云菌以为,这不仅是一个关于未来汽车世界的肆意猜想,也是对汽车工业和商业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哲学拷问。
征文目前仍在进行中,文章发布24小时内有效评论数(含网站评论和微博评论)最高的前二位作者将获得千元大奖。对参赛文章发表最优质评论的网友可获得500元奖金。您也可以先来,或者。
作为年轻人,我对汽车充满了渴望,尽管我会被堵在路上,但这不是关键!拥有一辆汽车,意味着春节的时候从我家的小县城到市里只需要半个小时,如果我有心情,去市里的百姓量贩买瓶酱油都不会影响老爸做出一顿美味的大餐。可是现在我在帝都,一个小时在海淀,下一个小时还在海淀,下下个小时可能还在海淀,但是我还是想有一辆车,我不用再去挤公交和地铁,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出行时间,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尽管路况限制了车的自由,但是我可以自由的堵在路上。
这首先是一种出行品质的改善,其次,我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独处和狂欢,可以选择什么时间反思自己什么时间观察别人的故事。社会竞争很激烈,我不能任何时间都在迎合周围的一切,时间需要沉淀,安静或独处是点豆腐的卤!交通工具给了人更广阔的活动范围,但是人需要的自由意志一直没有消失!
我将消费层次分为:生存消费、生活消费和发展消费。买车是为了改善生活,可吭哧吭哧的到处看车、讨价还价算哪门子事!这不是一项体育运动,没有运动的愉悦感,更没有观众。
如果买到了一辆性价比超高、人人羡慕的好车,昔日的辛苦成为苦尽甘来的铺垫,衬托今日的喜悦或者可以作为炫耀的资本获取分享的快乐,我可以判断你是70或者60后吧!不要把昔日的消费方式当做今日的理所当然,因为那时的技术和消费条件与今天不同。
农业社会除了种地任何人都无法不劳而获,而且现在来看农耕也是一件充满了乐趣、科学和艺术的事情,但是总有一批人他们获取乐趣的方式与以往不同。小米是我用的第一个智能机,抢来的,但是我感觉是一种不同的经历,还可以用来分享自己因“发烧”而专业的快乐!
同样,你不用再看宣传单页才知道某一车型的配置,你也不用守在电脑旁边才能看汽车价格,更有甚者,你都不用自己对比备选车型的价格,打开买车宝那样的APP给出个你认为合适的价格,让4S店来为你主动服务就行了!这才是生活,换一种方式做相同的事情,将时间和精力用来享受美好的东西!再比如去逛逛奔驰的汽车博物馆、宝马的体验中心,商业区休息时去看看其他品牌的展厅……
Q3:您的订单已成功,您的xx牌xx款xxLxx版汽车将于X年X月X日送达,谢谢您的光临!我能接受这个延迟吗?
显然看排量标识这还是一辆传统动力汽车。买车是一件兴奋的事情,恨不得立马就开走,想《肖申克的救赎》中杜弗伦那样享受一份突破距离的自由,像《速度与激情》中飙车那样体验速度带来的激情!马上体验自己爱车的欲望能够延迟多久?3个月我想应该没问题!买小米的时候好像等了一个礼拜,如果没有备用的话这个时间肯定是长了,因为手机作为移动通讯设备没有可以共享的公共资源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汽车则不一样,出租车、租车、公交车、地铁……都能满足出行需求,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只是对出行有更高的需求而已。
汽车是对生活的改善,而改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一种生活方式转变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一个阶梯式的过程,如果迫不及待的迈上这个台阶那就去4S店提车吧!那时或许你必须为时间付费,这个不需要等待的时间,因为心情是很值钱的!如果你买的是定制版,线下没货,那你只能等了,必须为你的独特的欲望付出一定的时间!
官车奥迪、老板奔驰、青年才俊宝马……从品牌的角度说,这是品牌在市场上的定位与目标人群集中化造成的现象,可以说是品牌营销很精准,但也可以说品牌营销不一定好,因为品牌营销做的是品牌内涵,市场营销做的才是目标人群与消费能力的对接。换个角度说,透露出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集中化、秩序化和等级化的观念。
《水浒》中108将有很强的秩序化,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以此展开;《水浒》和《三国》中军中排位则有很强的等级化;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则体现了分类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大大的降低了记忆强度;人的存在感又强烈的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依靠一种实物作为社会地位、财富或形象的衡量尺度就非常有必要,首先简化了人寻找自己的位置和与别人对比的过程,其次能够将自己的社会符合特征可视化的展现出来。于是汽车便具有的了与货币一样一般等价物的特征,只不过一个适用在社会领域一个适用在经济领域。
在汽车发展过程中,雪佛兰注意到美国市场上,汽车不再是年轻人生活的中心,音乐、电子产品等成为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和分享的主题。智能机价格的高升、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机友好的体验为智能机的曝光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你用什么手机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QQ上iphone在线的图标,土豪金的热潮……智能机让每个人参与到了社会符号特征序列的排列中,是一种更广泛的社会化现象。微信中的打飞机,除了那点隐喻的之外,有多少人是从在朋友圈的排名中获得一丝快感!你开什么车重要吗?至少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
在汽车少的可怜的年代,人与人之间沟通没那么方便的时代,大家的眼光集中在一个方向,大家脑袋里想着相同的问题,大家对汽车有着惊人相同的认识……但是现在汽车还是原来的汽车,只是汽车多了大家就没那么敏感了,选择多了,大家就不再盯着一样东西了,社会符号化定位固定了,大家想改变社会地位的排位就必须换个一般等价物,换个圈子玩了!
谷歌艺术计划让你不出门就能阅览世界各地博物馆、艺术馆……没病的话你出门干嘛?跑到那么偏僻的中国电影博物馆看看电影是怎样用假的东西呈现出真实的效果,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确实是有病人才做的事。
《创新组织的未来》、《组织有机化的挑战》、《大企业的扁平进化》、《充满想象的协作解决方案》……不知道这些会不会实现,不用再跑十几公里、几十公里上班了,或许不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国家都行,工作是为了生活,但工作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如果你还相信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人类的解放的话,那么有一天你被堵在了路上,一定是追求自由的路上,这条路上人确实太多了!但是城市,如果未来还有城市这个怪物的话,一定不堵了,智能交通即使不是全部也至少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而这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你愿意为此付费,那么它会来的更早一些。此处的付费不一定是直接掏钱,也可能是政府认为提高汽车的运行速度可以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带来更高的税收,那么智能交通就是基础设施成为全民福利了!
这不是科幻,大家现在不是都在这么干嘛!从四个轮子一个沙发的设想到四个轮子一台电脑的设想,只是不明白的是为啥还要轮子?没轮子可以靠脚啊!轮子什么时间出现的,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出现?我没考证过,也没研究过,但是人的快速移动不一定必须靠轮子,飞机在天空中飞行靠轮子吗?言归正传,看下一问!
美国人拒绝可口可乐的新配方,因为有人认为在战争中老配方的可口可乐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诠释,那是一种生活的味道,成为一种文化的标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国人移民的时候非要带着电饭煲,理由是担心国外没电饭煲没办法煮米饭。对于民以食为天的国家,米饭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的习俗有形成了文化进行流传。因此电饭煲也就傍上了大米这一大款,沾上了文化气息。
技术作为改变现状的手段一直在与文化进行着良性的互动,但依然没改变技术作为工具的从属地位。汽车在中国有文化属性吗?或者与哪样东西密不可分吗?除了社会地位、财富的标识之外!中国没有浓烈的赛车文化、没有鼓励创新的改装文化……尽管有很多人喜欢赛车、喜欢改装车、喜欢老爷车、喜欢机械、喜欢设计的艺术……但这不是大众消费,没有可以繁衍生息的土壤!文化来自于生活,生活中除了生存的部分还有那么一点令人激动的成分才能长久!
电子科技的兴起,机械显然是被冷落了!传说中法拉利的性感还有吗?鬼使神差的我看起了《身体意识与身体美学》,一本关于身体知觉和意识的哲学书,却隐约的一种感觉,国人的身体知觉和快感好像基本来自于吃和性。汽车带来的兴奋体验注定属于一部分人,但电子科技的发展让更多人获得了丰富的交互体验,国人多了一个寻求多样体验的方式,随时、随地、随性,并且电子产品相对较低价格降低了获取丰富体验的门槛。
交通工具、社会符号特征和内在欲望集中一身的汽车需求已经开始被分解,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会不会不再那么复杂?对于传统汽车忠实粉丝,被电池驱动的汽车没了发动机的轰鸣还有没有通过声音获取的原始愉悦感,就像跑步时什么时间应该休息不凭感觉而是看腕表上显示的心跳频率,那么汽车将真正的回归简单!
人脑可以被冷冻了,据说记忆可以保存,人的肉身只是记忆的寄存体……多么深刻的哲学问题,肉身和灵魂是什么关系?
既然如此,汽车不再是你疯狂的伙伴而是亲密的朋友,有问题不用再问度娘,有倾诉不用再找闺蜜或发小……汽车已经被智能化了,为何不再进一步将其情感化?既然人的记忆可以保存和传输为什么不将其与汽车进行链接?
我的汽车叫Alfred Lee,生于公元XX年XX月XX日,我将我所有的记忆与它进行互联。假如有一天我的肉身坏了,请你带了灵魂周游世界可好?待你的硬件不能再用了,我们就与我们的记忆一起香消玉殒吧,因为我不习惯与其他汽车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