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雪黑骨膜没有驾驶员,却能在复杂的路况上精准避让障碍;不需要休息,就能实现24小时配送……近年来,身材小巧、行动灵活的无人车逐渐驶入大众视野,成为中国城市生活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
从疫情期间“无接触”防疫物资运输,到公园里“招手即停”的无人零售服务,无人车正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为城市生活增添便利。
今年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时,包括美团、新石器在内的多家企业把无人车用于服务社区、医院、方舱等对物流运力需求迫切的场景。以美团为例,自动配送车参与了15个社区的抗疫保供工作,累计配送的订单量超过54万单,减轻了志愿者压力。
无人车凭借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三重优势,在快递配送市场展现出潜力。新战略低速无人驾驶产业研究所的调研显示,2021年国内无人配送车的市场投用数量增长迅速,商用落地超2000台。无人配送车通过载运工具的无人化和配送环节的智能化,在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效率方面有望发挥积极作用。
“无人配送车的优势在于通过人机协同,实现末端配送的降本增效。”北京新石器无人车公司市场副总裁刘明敏表示,未来,快递员只需负责调度,便可让无人配送车在配送点和接驳站之间实现零接触、多功能、全天候的服务运转。
刘明敏说,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有望将单人日配送效率提升两至三倍,不仅能减轻快递员的工作量,还能让更多用户体验到技术带来的便利。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等新增长点。
调查公司亿欧智库预测,2022年中国用于送货和外卖的无人配送车数量将增至5000辆,2025年有望突破6万辆。
去年5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京东、美团、新石器首批三家企业颁发了无人车车辆编码,准许其在示范区公开道路上行驶,示范区还出台了中国首个《无人配送车管理实施细则》。
针对备受关注的安全问题,刘明敏表示,无人配送车装有多个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多层冗余的安全系统设计使车辆具备强大的感知和定位功能,能准确识别车辆、行人、设施等外部环境和突发状况并及时避让。
除配送业务之外,无人车企业也在加速开拓零售、安防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场景。在北京朝阳公园,无人车就承担起了“移动便利店”的功能:不足一人高的小车满载各式饮料和雪糕,慢悠悠地行驶在园区中,游客只需在车前招手它们便会停下来,通过手机扫码付款后便可开门取货。
“货找人”的交易方式无疑降低了人力成本,让购物变得更方便快捷。目前已有多家无人车企业涉足无人零售领域,如白犀牛无人零售车在社区售卖药品;新石器无人车在写字楼售卖早餐、在景区售卖饮品;行深智能无人车也已落地景区、车站等场景。
“我们的愿景是将无人车产品打造成为智慧城市中的基础服务设施,让每一个人享受到自动驾驶带来的全新服务。”刘明敏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副主任杨达卿指出,目前大多数无人技术的应用还是试点性质和示范效应,距离真正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打通一些环节。(参与采写:张璇、班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