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父贴新华网北京1月29日电(汪徐秋林 蔡梦晓)新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其官方网站和客户端推荐了一本名为《历史的教训》的书。这本书为何成为中纪委“开年第一书”?从《旧制度与大革命》到《历史的教训》,这些书有哪些共同点?带着这些问题,《新华访谈》专访了《历史的教训》译者、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倪玉平,中国方正出版社文史哲编辑部主任陈学军和中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任建明,为大家解读《历史的教训》一书出版背后的意义。
陈学军: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很忙——忙打虎、忙拍蝇、忙巡视……这样的形势下,中央纪委官网新年伊始便郑重推荐一位外国学者几十年前的一部旧作,是经过慎重考虑和精心选择的。联系到习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的重要讲话,人们自能掂量出这部书的分量。
任建明:当前社会各界对反腐败的期待非常高。但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说,腐败是一个历史久远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大家应该看到防治腐败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复杂性。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不可能把腐败彻底铲除。通过这本书,可以从历史的纵深感中看到,反腐败工作永远在路上。
倪玉平:做任何事都要有历史观。今天社会存在很多通过对历史片面抽取来对某种社会现象影射的情况,“把历史当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应该看到,从古至今,历史有它自身的严肃和规范。
比如,中央反腐下了大决心和大力气,有人拿明朝的酷刑反腐作对比,批评中央反腐力度不够,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拿历史来影射、歪曲理解今天的社会,是错误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有更好的历史观和历史态度。
任建明:虽然《历史的教训》不专门讨论腐败问题,但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为如何看待腐败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人性的相对稳定性与人性变化的缓慢性决定了腐败的顽固性,通过彻底改变人性来治理腐败是不太现实的。但近现代后,人类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实质进步。依靠制度、教育、科技手段对腐败现象进行防控,让少部分国家(或地区)基本上做到了不敢腐、不能腐甚至是不想腐。在亚洲地区,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就是两个样板。
除了制度和教育,科技进步也成为反腐的重要手段。虽然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腐败有了新的形式,比如跨国腐败、证券、金融领域的腐败等。但在腐败防控上,我们也更新了技术手段,包括犯罪证据获取、电子监察、“制度+科技”等反腐方式。同时现代科技让传播更有力,包括中央纪委网站在内的大量对腐败分子落网的报道,对腐败分子的庭审直播等,都产生了巨大的震慑力。
倪玉平:党员干部处于社会管理者的位置,需要更宏大的视野,更要认清社会的发展。官员制订政策,制订发展引导方向时要从历史的经验出发。
陈学军:例如,“历史与地球”一章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发展经济不能竭泽而渔,自绝生路;通过“性格与历史”一章,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习强调的反腐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和王岐山书记强调的应重视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党风廉政建设上不能犯急性病的道理,从而坚定我们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胜的信心;通过“经济与历史”一章,我们要看到贫富差距过大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从而认识到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多做一些利民生的工作,特别是对社会底层要多一些关爱;读了“真的有进步吗?”一章,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复杂性与不同步,从而自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
任建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及客观理性地理解人性。对官员来说,除了要有历史观,掌握历史的方法论,更应该有正确的人性观,一方面是要看到自己,看到人性中本身存在的消极面,要自律、自制,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另一方面也要对人性的普遍性有所把握,要有客观辩证的认识,包括对政策、对推动反腐改革的认识。
[新华访谈]:王岐山书记推荐过不少历史类书籍,比如《旧制度与大革命》《大清相国》等,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任建明:这些基本都是历史研究类书籍。《历史的教训》既从多学科、人类文明史的角度出发,也是对人性的历史性考察,是有关人类本质的研究。
要看到人性有两面性。腐败根植于人性的消极面,例如贪婪、自私、妒忌等。同时,人类的文明到底是进步了还是衰退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有发展期,也有周期性的缓慢的衰退期,难以作出判断。但是依靠世俗制度建设、教育和科技等手段,人类对生活环境的控制不断增强,由此来看,人类文明是在不断得进步之中。
陈学军:这些书推荐给党员干部,我认为可以帮助其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更深刻地理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伟大的工作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