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希来根据相关数据,目前广州市电动自行车数量已超过322万辆,有媒体估算实际数量超过500万辆,而广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也才359万辆,基本上是持平的。
不可否认,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便利,但由于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使用规范尚未完全建立,电动自行车违规行驶、非法改装等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广州市政府提出限行政策,意在规范电动自行车的道路使用,减少交通的拥堵和事故的发生,保障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市民对这项政策的反应却十分强烈,他们认为,在广州交通如此拥堵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如果一旦实施电动自行车限行,则会大大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前段时间,“广东政协”发布了一个投票,标题为:“电动自行车该不该限行,您怎么看?”
截止发稿前,已有超过5万名市民投票,有91%的市民反对这一限制政策,认为这一措施过于武断,不符合实际的需求。
5万广州人投票91%反对电动车限行,与之前的官方限行听证会15名民意代表意见大相径庭。
电动车确实存在着随意穿行的现象,从安全角度出发,逆行、违停等现象屡禁不止,的确是需要加大整治力度。我们也明白,限行的初衷意在规范,提升安全性。
但是,从便捷的角度出发,很多人的生活离不开电动车,对电动车限行,实际上也就取消了广州市民方便出行的权利,而且会大幅增加交通成本。
很多年前,摩托车被禁了,现在轮到了电动车。但是,很多市民的出行与生活离不开电动车,规则需要更灵活、人性化一些,不要“一刀切”。
老实说,国家目前能源政策是“碳达峰、碳中和”,具体表现上就是新能源汽车大卖,弯道超车等等,在这个节骨眼上面实施这样的限行政策,广州的做法确实是不合时宜。
大禹当年治水,靠的是疏导。而大禹的父亲治水,靠的是堵。别忘了,大禹的父亲叫鲧。
群众有什么需求,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的人所能想到的,不是坐在轿车里把空调开得很足穿着正装的人所能想到的。
任何措施的出台,都要考虑现实的需要,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拍拍脑门就下决定的。
当你们对电动车进行各种限制的时候,你们有没有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如果动辄限制这个限制那个,那么,你们为什么允许电动车的生产和销售?
既然限行存在利弊,那就不妨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可不可以不对电动车进行限行,而是提升监管力度,厘清责任归属。
比如,谁违规逆行现象超过三次,谁就限行一年。谁违规逆行撞了人,谁就负主要责任。
只有厘清责任归属、完善交通规则、提升监管效率,才是关键所在,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