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4月16日,2023上海车展前夕,小鹏汽车2023技术架构发布会于上海举办,正式发布了实现无人驾驶前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终极技术架构——SEPA 2.0 「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主要包含动力、智能和整车三部分。
SEPA 2.0「扶摇」是小鹏汽车独立研发的整车全域智能进化架构,历经5年持续探索,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00亿元。
何小鹏表示,SEPA 2.0 「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将帮助小鹏汽车实现智能普惠,带来更惊喜的拥车成本、更统一的产品体验、更快速的产品迭代。在其赋能下,新车型研发周期将缩短20%,基于架构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达80%。
「扶摇」架构下的车型将标配国内首个量产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车桩结合最高可实现充电5min,续航200km。同时,「扶摇」架构将通过全栈自研的全新800V XPower电驱,实现行业领先的扎实续航里程。
该800V高压SiC碳化硅油冷扁线深度集成电驱,电驱系统综合工况效率达到行业领先的92%。综合效率每提升1%,续航里程可提升2%,让“续航焦虑”从此成为伪命题。
1. 不仅适用于小鹏超充体系,并具备极强兼容性,在第三方充电桩也可获得更快充电速度
3C版本产品,峰值充电功率可达320kW,峰值电流480A;充电10%-80%仅需20分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相较于当前行业充电技术水平领先一代
于第三方充电桩可获最大约180kW充电功率,约为其他车辆(100kW)的两倍,充电时间大大缩短
车端:采用高电压大电流充电方案提升充电功率,3C产品最大功率320kW,最大电流480A,属于行业Top级别;同时,SiC碳化硅材料的使用可以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效率,支持最快5min 续航130km+的充电速度
桩端:小鹏自建新一代的S4超充桩,最高可实现480kW/670A的充电能力;车端和桩端相互结合,最大化发挥800V超快充的能力,从而能给消费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补能体验;
800V XPower电驱平台,指800V高压SiC碳化硅油冷扁线深度集成电驱,由小鹏汽车全栈自研,指电机定子绕组采用扁平矩形导体线、定转子采用油液直接冷却方式,电机绝缘系统满足800V高压平台绝缘安全要求的电驱系统总成。
采用8层HairPin扁线及高效电磁方案、超高功率密度SiC(碳化硅)先进封装技术、超低粘度及主动润滑控制技术等,使电机最高效率达97.5%,电驱系统综合工况效率达92%
高集成特性,功率密度达到行业领先的2.5kW/kg,减少整车重量,提升驾控性及续航
采用机电液深度耦合集成设计、先进的扁线/油冷技术以及轻量化同轴传动技术,该电驱拥有行业领先的功率密度,从而增加空间利用率,提升座舱空间
依靠电机壳体刚度提升削弱谐波技术、转子表面多级气隙设计、高重合度高精度齿轮设计,以及智能NVH主动控制、检测扭矩波动、主动抑制谐波等技术,电驱可实现1m距离噪声≤76dB,在当前已公开发布的NVH指标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自适应电机升压匹配充电:自动识别匹配不同规格充电桩,提升充电覆盖度和便利程度。
智能电机主动加热:根据环境主动加热,可为电池或乘员舱加热,提升寒区整车性能。
智能主动脉冲放电:复用电驱硬件实现充电过程中电池脉冲放电功能,保证充电速度同时提高电池健康度(循环寿命),提升用户用车体验。
搭载热泵(热泵采暖系统)+电机余热回收+防雾传感器+双温区空调技术,在保障乘员舱热舒适性的前提下,全方位实现节能,增加空调开启状态下的续航里程。
全方位节能,有效解决低温能耗问题,较传统PTC加热,冬季续航提升15%;
-30°C~55°C超宽使用温度范围,可根据动力系统的需求,使动力系统时时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区间,尤其是超充的工况下,保障电池系统的热安全,缩短充电时间;
小鹏汽车的补能体系包括7KW和11KW家充桩、20KW直流快充桩、S2 180KW直流超充桩、S4 480KW直流超快充桩等。
2023年内, 小鹏汽车计划建成约500个具备S4超快充能力的站点,核心城市车主的3公里补能生活圈覆盖率85%,全国车主的3公里补能生活圈覆盖率80%。(免费站点)
「扶摇」架构搭载了小鹏汽车自研的X-EEA 电子电气架构,将实现领先高效且低成本的持续进化,整车综合研发成本降低50%,智能体验迭代周期缩短30%,极速OTA速率提升300%。
核心价值:整车综合研发成本降低50%,智能体验迭代周期缩短30%,极速OTA速率提升300%。
数字可视化生产体系能够通过使生产过程可视化,全面提升生产阶段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一体系的管理下,软件配置升级监测可以达到无人化;生产体系全链条的管理能够有效加速生产节拍;
售后智能诊断平台将融合云端数据及用户反馈数据,实现用户到店前问题的预判诊断,为产品保障全生命周期质量及提高售后服务的体验和效率做出极大的支持。
通过数据技术平台的应用,生产效率和软硬件质量进一步全面提升,为用户利益提供坚实保障。
通过对基础功能和智能化功能(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应用生态、物联等)的分层管理, 为所有基础功能配备服务化接口,使座舱整体的基础原子化能力可以标准化复用。
支持多模块同时调用,并设置足够开发冗余,支持未来在智能座舱座舱、物联及无人驾驶时代的需求
通过整车软件平台的分层式架构开发,目前平台拥有服务化接口API及原子化接口双融合机制,能力行业领先;
中央超算及区域控制架构平台,他们的关系就像人类的大脑和四肢,中央超算下发需求,由整车区域控制架构按分区模块继承处理完成。
相较传统较为分散的分布式架构,新升级的硬件架构平台集成度更高,不仅硬件成本更低,也更能够调动全车算力更充分的应用,并且为多车型的个性化复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支持。
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扶摇」架构搭载了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其最终形态可以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辅助驾驶,凭借小鹏汽车部署的中国最大且唯一已投产的汽车自动驾驶智算中心、自主研发的全闭环自成长的AI与数据体系,XNGP的能力将持续演进迭代,促使“驾龄”的持续升级。预计2023年,XNGP将实现高速场景每千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2025年将实现城市场景每百公里接管次数小于1次,达到堪比老司机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体验。
XNet神经网络将多个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多帧时序前融合,输出BEV视角下的动态目标物的4D信息(如车辆,二轮车等的大小、距离、位置及速度、行为预测等),以及静态目标物的3D信息(如车道线和马路边缘的位置)。XNet和小鹏汽车的第一代视觉感知架构相比,利用神经网络替代了繁复的手写后处理逻辑,实现了端到端数据驱动算法迭代。
3. 基于纯视觉感知的速度与预测:更精准识别动态物体速度和意图,博弈能力大幅提升;运动感知冗余,在城市场景安全性更高
出色技术的背后,是庞大的数据采集、标注、训练和艰巨的部署工作。以50万段训练数据Clip,10亿个物体为例,采用全人工标注需2000人年(标注工作量按照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一年工作250天计算),以2400TFLOPS算力的服务器进行单机训练需276天。同时,若将其不经优化的部署至车端,仅此单一神经网络就可占用单个Orin-X算力的122%。
「扶摇」架构通用的智能座舱研发平台,让行业“顶配”的智能座舱服务每位鹏友。基于「扶摇」架构,Xmart OS 车载智能系统的软件适配成本降低85%, 语音综合研发周期缩短50%, 语音对线%,让超感知智能座舱拥有GPT般的大脑,成为更“类人”的智能座舱。
全时对话:摒弃传统的语音唤醒方式,不再需要每次都唤醒小P,交流方式更自然
多音区:依赖多模组麦克风阵列,可以让车内所有位置的人都可以跟小P进行交互
纯本地化:依赖强大的芯片算力,语音交互不再依赖网络,交互过程更快、更自由
更多掌控:通过「扶摇」架构带来的庞大的原子能力库,小P可以帮你做更多事情
定义:基于车内外的状态感知数据,通过庞大的原子能力库,用户可以更自由的组合各种场景,例如:车内温度高于35°时自动开启极速降温等等。
国内唯一量产的前后一体式铝压铸车身,最大压铸力达12,000吨,一次压铸成形,打造革命化的创新车身结构,减少零件数量、提高整车刚度、优化车身轻量化,为客户带来更加安全、安心、安静等用车体验。
1. 一体压铸工艺提高车身整体稳定性,灵活优化车身结构强度,整车扭转刚度提升至42,000N·m/deg,让车身更安全。
2. 一体压铸可立体优化车身结构,在同一平台车型中快速拓展,达到车型共用及驾控安全性保证。
1. 前后一体压铸集成零件数161个,大幅减少零件和连接数量,减轻车身重量,比传统钢车身减重约17%,提升续航能力。
2. 可灵活设计车身形态,并持续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不断提升车身轻量化效果,提高续航能力。
1. 提高车身集成度,减少设计约束,减少焊装连接及涂胶量,提升NVH性能,降噪耐久;
2. 一体化零件尺寸精度高,提升白车身整体精度和质量,车身更加稳定让客户体验安静舒适驾控乐趣。
Cell Integrated Body,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电池包上盖当作车身地板,是当前动力电池结构优化的最佳方案。
安全性提升:中国、北美、欧洲三大主流市场最高安全设计标准设计,侧梁采用8个防撞空密隔舱,合计宽度143mm,整车能够承载80吨侧碰冲击力;电池包采用IP68防水防尘设计,48小时浸泡无进水。
此外,小鹏还表示,SEPA 2.0 「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可兼容多个研发平台, 轴距带宽1,800mm~3,200mm,并可拓展三厢轿车、两厢车、运动轿跑、休旅车、SUV、MPV、皮卡等多品类车型。至2025年, 小鹏汽车将自有包括肇庆、广州及未来规划中的多座工厂,将逐步通过技改、升级,最终全面适应SEPA 2.0「扶摇」全域智能进化架构。搭载全新架构之后,小鹏汽车还将带来哪款令人惊叹的智能化产品?着实令人相当期待。(图/文/摄:太平洋汽车 杨嘉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