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燕妮走光4月3日,存储概念股开盘大涨,截至全天收盘,深科技(000021.SZ)一字涨停,佰维存储(688525.SH)、北京君正(300223.SZ)、东芯股份(688110.SH)涨超10%。兆易创新(603986.SH)、朗科科技(300042.SZ)等涨超5%。
消息面上,3月31日晚,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发布公告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美光科技在中国市场的大客户之一为江波龙,记者4月3日以投资人身份致电江波龙,公司董秘表示,针对于该事件的影响,公司还在评估。董秘称,江波龙供应是多元的,与主要存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同时,公司正进一步提升自身供应链韧性,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努力控制资源成本及交付风险。
对于安全审查,国金证券认为此次美光被安全审查将极大利好国产存储芯片公司。不过中信证券则表示,本次审查或先聚焦于美光直接向国内终端销售的存储模组等产品,而非向国内模组厂供货的晶圆等中间产品。
有存储芯片行业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利好归利好,但是目前国内市场还是主要被国际头部企业占据,且存储半导体发展周期较长,短期的审查时间估计难以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目前存储芯片市场以 NAND Flash 和 DRAM 为主,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九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NAND市场目前被6家海外厂商瓜分,三星、铠侠、美光等六家厂商合计市场占有率在95%左右。
中泰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中国是全球第一大NAND市场,占据37%的市场份额,但是本土存储芯片的自给率依旧极低。目前,仅有长江存储等为数不多的厂商拥有量产相关产品的能力和技术。记者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长江存储已实现128层3D NAND量产。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的数据,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在NAND闪存市场,三星的市场份额为31.4%,排行第一,其次是铠侠、20.6%; SK海力士、西部数据、美光三家分别占据18.5%、12.6%和12.3%的市场份额。集邦咨询同时预测2022年长江存储的闪存产品在全球的份额能够达到7%左右。
在DRAM方面,长鑫存储是国内较为头部的企业,拥有大陆首家DRAM IDM厂商,2019年,公司19纳米8Gb DDR4投产。今年3月,业内有消息传出,长鑫存储将在今年第二季度试产17nm工艺的DDR5内存芯片,芯片良率已经达到了40%。
不过,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长鑫存储和长江存储近两年及未来两年持续有产能放量,但爬坡需要一定的时间,实际产能相较于全球产能影响其实有限。记者了解到,目前,长江存储NAND产能约占全球的6%。长鑫存储约占全球DRAM产能的 3%。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郭祚荣此前告诉记者,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汽车存储市场可以称得上是“领头羊”,表现较好。
调研机构Yole Developpement指出,汽车存储器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电动汽车市场的活跃以及车载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引入。随着功能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对大容量、高性能存储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近年来,国内存储芯片厂商也纷纷发力车载存储产品。2020年,北京君正全资收购北京矽成(ISSI),自主研发和生产SRAM,目前,部分产品已与博世汽车、大陆集团等汽车零部件厂商达成合作。兆易创新在NOR Flash的产品领域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保持前列,公司此前推出的GD25系列是全国少数符合车规级认证AEC-Q100标准且量产化的产品。2022年8月,国内EEPROM龙头企业聚辰半导体推出存储芯片GT24C512B,常温条件下耐擦写次数最高可达400万次。江波龙车规级存储已经应用在小鹏、比亚迪、上汽、广汽、一汽、长安、奇瑞等汽车品牌上。
佐思汽研发布的《2022年车载存储芯片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存储市场规模约7亿美元,到2023年估计将大幅增长至15亿美元。
除了汽车存储,利基产品市场也是目前存储厂商主要角逐的对象。从产品角度来看,按照市场流行程度可将存储产品分为主流产品和利基产品。后者一般是从主流规格中退役的产品,如SLC NAND、DDR2、DDR3及部分DDR4产品。
记者了解到,在利基产品方面,中国台湾厂商占据全球利基DRAM半壁江山,华邦、南亚合计市占率近60%。大陆厂商方面,兆易创新19nm 4Gb DDR4于2021年量产,迭代产品17nm 4Gb DDR3已经于2022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北京君正出货量最大的是DDR3,3月7日,该公司在接受投资人调研时表示,DDR3在DRAM产品中的占比约50%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