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传奇旗袍,热血沸腾;当“亿万人”共同点燃亚运之火时,又是多么令人振奋!依靠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斗志,祖国越来越强大。作为青少年,更应该为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奋斗,贡献强国之力。
在三十多年里,我国承办过三届亚运会。从1990年的北京,到2010年的广州,再到现在的杭州。这场亚洲瞩目的盛会,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这些年来繁荣富强的愿景正在不断实现。我们穿越时光轴,走进“亚运记忆”中,感受祖国三十年来的巨变。
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从诗词歌赋到戏曲艺术,从传统技艺到科学技术,均彰显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亚运会,让世界了解中国,推动各国间的交流互鉴,相融互惠,而且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几千年的华夏灿烂文明,需要我们继续传承下去。
亚运会吉祥物之一“琮琮”,代表着良渚文化。它的名字,源于良渚文化的代表性文物——玉琮。除了名字,“琮琮”身上还有不少良渚元素,比如它身上的纹理、形态取自良渚稻作文化中的稻穗。其肤色借鉴了良渚玉器的“南瓜黄”,也借鉴了稻穗的颜色“丰收黄”。其纹理带有“汇聚”和“放射”两种特征,“汇聚”象征着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放射”象征着坚定的文化自信。
亚运会体验馆中有三个新朋友“莲莲”“宸宸”和“琮琮”。他们是智能机器人,身上时常亮起来的便是一条条信息网。本次亚运会,各种场馆设施都用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
坐上AR智能巴士,车窗上的吉祥物“江南忆”、运动项目、杭城景色等虚拟场景与实景交叠,带来如幻似真的互动体验;扫码入住“云上亚运村”, 场地预约、菜单查询、信息咨询、地图导览等需求只需指尖轻动……智能是杭州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一项项新技术与体育赛事的“无缝衔接”,让体育的盛会因智能而更加美好,时代的新意在西子湖畔淋漓展现。
竞技体育比拼的就是一种拼搏精神。每一次拼搏都意味着不言放弃,都是在为梦想蓄积能量;每一次冲破终点线,都是辛勤付出的最好慰藉。不论是谁,只要勇于展示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就是人生最美的风景。
在体操女子个人全能赛资格赛中,中国姑娘章瑾排名第一,原本有望冲击金牌。但在决赛中,她意外在高低杠项目上三次摔下。她重重摔下,又迅速站起。每一次摔下,都牵动着观众的心;每一次起身,都伴随着全场的加油声。她坚持完成比赛,分数很低,却收获了全场观众的掌声和敬意。她说:“不能放弃,上了场必须要咬下来。”之后,在女子自由操决赛中,她勇夺第一。掉杠时,章瑾输了吗?她没有,拼搏就是体育赛场上的冠军勋章。人生有挫折也有惊喜,经历得起风浪,才是英雄!
每一个参赛运动员的个人经历,都足以写成一本以“坚持”为主题的传记。他们流了无数汗水和泪水,经受住高强度的训练,许多人伤病缠身,却依然坚持心中的梦想。
在日本与伊朗的乒乓球男团四分之一决赛中,伊朗运动员诺沙迪以“背手剑客”的造型打乱了对手的心理,帮助本队战胜日本,爆出亚运会乒乓球赛场最大冷门。
诺沙迪曾是“天才少年”,开始时是一名正反手打法全面的“左撇子”选手,曾在亚洲杯上战胜过中国名将、奥运冠军王励勤。没想到,24岁时诺沙迪的左手患上了腕管综合征,手指与腕部麻木无力,经过治疗止住了病情的发展势头,但造成的损伤已无法恢复。他在正手击球时再也无法握紧球拍,这对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几乎是致命打击。但是倔强的诺沙迪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尝试了各种握拍和击球方法,最终选择了以反手击球为主的打法。他同时忍着剧痛练习正手,在比赛被动时就用正手推挡,为反手进攻创造机会。带着反手击球的“独门绝活”,诺沙迪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获得铜牌,那是52年来伊朗的首枚亚运乒乓球奖牌。
在杭州亚运会的舞台上,涌动着青春的脸庞,看似稚嫩的脸上不仅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志气,还有坚毅、沉稳的大将风范。年纪轻轻的他们,闪耀出了夺目的光芒,证明着青春的无敌力量。
在滑板项目女子街式决赛中,崔宸曦夺冠。13岁,她是中国代表团最年轻的选手,也是中国最年轻的亚运会冠军。崔宸曦在首轮线路战中略有失误,暂列第3位。次轮线路战开始前,教练建议降低难度“保分”,小姑娘选择了冲击高难度,结果反超所有对手。随后的5轮大绝招战,崔宸曦越战越勇,如愿夺冠。崔宸曦首次接触滑板是在2020年,过去3年多,她从一位热爱滑板的普通女孩,快速成长为中国最年轻的亚运会冠军。
即使这项运动会导致皮肤被晒得比较黑,也会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依然不能阻挡崔宸曦对滑板的热爱。在外界看来,13岁参加亚运会并获得冠军的经历堪称,但在崔宸曦眼里,这更像是参加了一场普通滑板比赛。她说:“对于‘最年轻冠军’的称号,我没什么压力。我希望能够参加巴黎奥运会,如果能够获得资格,我希望代表中国取得好成绩,尽自己所能冲击一个好名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