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布里茨5200龙虎网讯 (记者 王缘)在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有一家生产汽车底盘配件的企业,那里聚集着一群专门为汽车生产线“把脉问诊”的机修“医生”。这支队伍人数不过13人,但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执着的坚守和永不止步的创新,多年来维修保养汽车生产线,保障汽车生产不断提质增效,助力南京汽车制造产业走向前列,创下了一个个不平凡的业绩。
近日,记者来到以汽车底盘零部件加工制造和装配为主的南京汇众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采访到了市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头人、机修班班长林世强。
对零部件加工制造企业来说,生产设备的故障排除就是与时间赛跑,机器一旦“患病”,就面临着生产线停摆的危险。机修班一接到机修工单,林世强便会立即带队在车间穿行,第一时间找到“患病”的机器“对症治疗”。每当遇到“疑难杂症”,林世强和机修工人们一忙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要爬到5米高、几百吨的“大块头”上,有时要对着针尖大小、故障不明的“高精尖”反复琢磨,沾染一身油污都是家常便饭。耗在一个机器上的时间或长或短,但是林世强总不放弃,反复排查、认真研究图纸、一遍遍试验……直至机器“痊愈”,恢复生产。
除了治“病灶”,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机修班的职责,繁忙的汽车配件生产车间每天轰隆作响,在嘈杂的环境下,林世强还练就了一双“好耳朵”,听声辨故障,给使用年限渐长的机器提前做保养。有一次车间巡查,林世强察觉到电泳升降机运转的声音不对劲,他立马停下脚步,凑近细听,那声音比之前更响,偶尔还会发出几声刺耳的噪声。他迅速判定这台机器应是到了保养年限,便立即替换密封圈和摩擦环等耗材。这样的排查是林世强的日常,由此保障了车间机器更长时间、更平稳的运转生产。
南京汇众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特别重视生产线的“健康”,在企业的鼓励下,林世强和他的机修团队不仅争分夺秒地“救治伤患”,还提前给机器设备做保养,保障车间避免了“病患”扎堆、产线“瘫痪”的危局。
作为汽车生产线的“守护者”,机修“医生”们不仅要修得好设备,还要熟悉它们的原理和秉性,而林世强的一项特殊爱好——看图纸,就帮助他走向了“全科医生”的道路。
检修结束后,林世强总会打开柜子,翻出新进机器设备的图纸,认真研究、反复琢磨。他说,自己对新采购、没修过的机器图纸有瘾,总想弄清楚那些机器的构造和原理。林世强对机器如数家珍,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发生故障,他总能够从容判定,“药到病除”。
对图纸的钻研,练就了林世强的一双慧眼。车间一台外国进口的机器出了问题,要更换一种专业配件。但是配件没有现货,厂家表示需要三个月的等待期。等待意味着机器的停工、产线的瘫痪。此时,熟读图纸的林世强,比对了坏掉的配件,申请采购一种国产配件,并进行了调试和安装。没想到,国产配件完全适配这种机器且成本低廉,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了跟上科技的更新迭代,林世强这位有着三十多年实践经验的“老师傅”还保持着日常学习。业余时间,他抱着几本厚重的专业书籍“硬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他告诉记者,公司领导常在晨会上对他们“赋能”,告诉他们,汽车生产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正是这种创新的企业氛围让林世强决心要跟上科技前进的步伐。
在林世强眼中,南京汇众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不仅自身成长极快,还总是鼓励员工在岗位上历练、成长。他表示,正是在公司的鼓励下,让他走上了不断学习、勇于创新的道路,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不凡的价值。
林世强工作的车间,存放着近百种工具,除了标准化工具,还有一些是他和团队成员的“发明创造”。在修理的过程中,机修工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时现成的工具用起来不趁手,不是使不上力、长度不够,就是操作麻烦、效果不佳。为了能够更快、更好地“治病”,林世强带领团队成员开始自制工具:截取不同规格的金属配件,将它们创造性地焊接在一起。
加长的扳手、带一双“耳朵”的丝杆、带“尾巴”的马头枪……这些工具大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却在一次次的修理中“立大功”,堪称“神器”。对于这些“神器”,公司领导非常支持,常常鼓励他们不断创新。感受到公司浓厚的创新氛围,林世强和他的团队,开始对专业设备进行创新设计。
2016年,由林世强牵头成立了南京汇众林世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对汽车制造的专业设备进行维修创新、研发和改良替代。他们在检修工作中发现,焊接车间的焊接清枪机构使用年限均在5年以上,故障诊断时间单次120分钟以上,设备故障率排名第二,且此焊接清枪机构为原装进口品牌,每套价格4.8万元左右,备件费用极高。
为了自主设计制造焊接清枪机构,林世强与工作室成员从设备机构功能开始研究,以降本为方向,降低故障率为目标,着手设计研发出一款自制简易清枪机构。该设计采用元件均为国产通用型号,支架为自主设计制作,成品不仅能等效实现原设备功能,成本直接降低至0.3万元/套,还便于现场清洁维护,设备故障诊断时间从120分钟下降至30分钟以内。跟踪使用效果良好,已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
创新不止这些,林世强职工创新工作室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降低了设备的报废率,实现了自动化压装等。目前,林世强职工创新工作室已申报8项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3项。
像林世强这样技术过硬、坚守岗位、勇于创新的一线工人,在南京汇众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还有很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共同铸造出一个质量过硬、技术领先、采购方认可的“金字招牌”。目前,该公司所生产的底盘系统配套供应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和比亚迪等各类车型,因产品质量高于行业标准(百万件出错率仅为1),而被采购汽车厂商多次授予“优秀供应商”称号。
公司总经理鲁烨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员工的成长离不开他们自己的努力,也得益于企业在制度、收入和荣誉方面的支持和鼓励。鲁烨杰发现,很多员工意识到自己所在的企业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内心便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推动着他们进步。因此他说:“更为关键的是要为员工赋能,点燃员工理想和信念的火种,激励他们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有一家生产汽车底盘配件的企业,那里聚集着一群专门为汽车生产线“把脉问诊”的机修“医生”。这支队伍人数不过13人,但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执着的坚守和永不止步的创新,多年来维修保养汽车生产线,保障汽车生产不断提质增效,助力南京汽车制造产业走向前列,创下了一个个不平凡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