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塑料衬里离心泵中国汽车市场强大的韧性和广阔的前景,以及新一轮产业浪潮赋予的新发展契机,是各方势力集体“押注”背后的核心逻辑。伴随中国汽车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势必引发企业间的多方角逐,甚至催生新的格局;这其中,无论是对传统汽车企业,还是跨界“新势力”,甚至是全球车市,影响一定是深远的。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东升西降”成为大变局主要发展方向,汽车产业各方势力更是将中国市场视为推动自身乃至全行业转型变革的“前沿阵地”。在此背景下举行的2021上海车展,无疑将成为向全球车市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最佳平台。基于此,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汽车特别推出系列报道,旨在从多个维度展现反映中国汽车产业变革对全球车市的影响。今天推出第一篇:风从东方来 上海车展见证中国汽车产业“晋级战”。
本月初(4月1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业发展专委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协同建设,推动车联网加快发展”。上个月底(3月29日),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希望构建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隔天(3月30日),小米正式对外宣布进军汽车行业,雷军本人也将披挂上阵,开启被他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
在多位行业专家看来,无论是政府连续推出的鼓励性政策,还是传统车企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亦或是前仆后继入局的造车“新势力”,都在加速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迈入智能电动时代。在此背景下,将于4月19日如期举行的2021上海国际车展,不仅吸引着更多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公司的共同参与,还将见证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变革的经验和方案为全球车市注入新动能,输送新活力。
从数据来看,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5.2万辆和64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7%和75.6%;与2019年数据相比,同比增长0.3%和1.8%。与之相对应的,是欧、美汽车市场的哀鸿遍野,前景不明。受新冠肺炎疫情反弹影响,欧洲汽车产销量屡创新低。在北美,因为疫情、港口拥堵、芯片短缺以及严寒天气等原因,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多家汽车工厂被迫停产……
相比欧、美汽车行业不断有工厂关停、减产的报道传出;跨国车企不仅选择继续“加码”中国市场,而且还将中国视为企业自身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奥迪汽车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杜思曼直言,“中国正在驱动技术发展,也是奥迪未来取得长期成功的重要支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也表示,“对大众汽车来说,中国已在全球树立了在电动化领域发展的标杆”。基于此,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特别强调,“我们必须要加速,必须要更多地发挥中国的力量”。
无独有偶,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柏历也明确表示:中国对于通用汽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市场。通用除了坚持引入最好的产品和技术外,还将让设在中国的前瞻设计中心更深度地参与全球电动车的设计,在开发初期就将中国市场的需求纳入考量。
“主场作战”的自主品牌,不论是已经成长为行业举足轻重力量的自主三强(长城、吉利、长安),还是期待脱颖而出的“潜力股”,在充分审视行业趋势和自身处境后,全都发起了加速转型的新征程。此外,还不断有“新势力”被吸引加入造车“大军”,前有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后有百度、阿里巴巴,甚至刚刚入局的小米,当然还有静观其变的华为、苹果等国内外重磅企业。
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大韧性和广阔前景,以及新一轮产业浪潮赋予的新发展契机,是各方势力集体“押注”背后的核心逻辑。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一级教授、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分析表示: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中国上榜企业仍以银行、茅台等为主,这是不够合理的现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汽车行业有望诞生万亿市值的企业。
随着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产业重塑和以新生代不断涌入、新思潮的不断涌现为代表的消费趋势的嬗变,中国汽车市场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汽车产业也正展开全方位的变革。而行业的这场自我转型升级,极有可能引发企业之间的多方角逐,甚至催生出新的格局;这其中,无论是对传统的汽车企业,还是跨界的“新势力”,甚至是全球车市,影响一定是深远的。
以大众(奥迪)、宝马、奔驰等传统汽车巨头为例,在推出基于全新平台的量产电动车时,也同步开启了对于“新势力”的“反攻”。在进军电动车的过程中,传统车企不仅秉承生产制造的固有优势,而且还对产品进行数字化、网联化的升级。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无疑将冲击现有电动车市场格局。
相比之下,本土车企也有展露锋芒的可能,类似长城汽车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比亚迪致力成为“智能汽车硬件标准平台提供商”,未来必将在中国汽车产业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若以“新势力”的角度分析,各类跨界造车的“野蛮人”还将继续为汽车行业提供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同时,考虑到汽车业是资金、技术、人才高度密集的产业,以及任何造车企业都必须充分尊重汽车产业基本规律,这让“新势力”不得不面对一道道“关卡”,并思考如何在行业变革中“闯关”成功。对以上现象和走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也将在接下来的系列报道中深入剖析,寄望多维度解读2021上海车展的特殊意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跃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