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芳童话集在其他造车新势力陆续倒下时,威马汽车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般,一次次地向人们展示着其旺盛的“求生”意志。不过,APOLLO出行突如其来的一纸公告,使得威马想“像牲口一样地活下去”都面临不确定。
近日,APOLLO出行发布公告称,相关各方已同意终止收购威马汽车。公告提及终止收购的原因包括全球市场动荡及地缘政治冲突、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以及疫情后短期经济复苏等商业因素。
这也意味着,威马汽车借壳上市港股之路折戟。如果连目前最有可能的白衣骑士都大逃离,对本就资金见肘的威马无疑是雪上加霜。目前业界对于威马最关心的问题是:还能坚持多久?
五年前,威马汽车在影响力和知名度上一度可与“蔚小理”比肩,但在今年,威马汽车可以说是状况不断。总部裁员、内部降薪、公司巨额资产被冻结等负面传闻多次登上热搜,尽管官方发文表示“正在全力开展复工复产”,但威马汽车想要重新站立,是需更加庞大的资金。
威马汽车曾几度想要通过上市来缓解资金压力,可惜上市之路一波三折。早在2020年底,威马汽车就尝试科创板上市,但在随后的审查过程中不断有问题爆出,其科创板上市事宜遭到搁浅。冲击科创板IPO失败后,融资阻力大增,港股IPO上市或已成为威马汽车为数不多的融资途径。
2022年5月底威马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并且已经完成3-4轮对联交所问题的答复,走完这些流程之后就杳无音信。多方上市无果的情况下,转道借壳是威马汽车唯一的选择。今年1月,APOLLO出行与威马汽车订立收购协议,此番并购也让很多人以为威马汽车的上市之路有了转机。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APOLLO出行9月8日的一纸公告,无疑彻底击碎了威马的上市梦想。现在的威马汽车危机重重,不仅仅面临“钱”的难题,还需要解决之前的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销售渠道,比如恢复生产。如此看来,威马未来的道路依旧充满艰难险阻。
从新势力诞生至今,淘汰赛就一直在进行着,几乎每一年都有几家新势力相继倒闭。自从经过2020年后的一轮淘汰,基本上把PPT造车企业踢出局。而2022年开始的新一轮淘汰,则是要把已经量产的新势力中,产品缺少竞争力的企业抛下。
到了2023年,造车新势力已经进入洗牌收官阶段。爱驰、天际、自游家、雷丁汽车爆雷的原因多种,但有些确实是因为车型产品力不行,卖不出去,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而资本也不再加注,资金链开始出问题,使得企业一步步走入危机。
在价格战以及国补退场的影响下,决定一家新势力企业能否存活下去的关键只有两个字——销量。但是,如今造车新势力之间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表现在销量层面则是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今年前8个月,理想累计交付新车 20.82万辆,蔚来9.44万辆,小鹏6.6万辆,简单计算下,理想前8个月的交付量是同期蔚来的两倍、小鹏的三倍。
反映到财报数据上,在强劲交付量的带动下,理想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2.44亿元,扭亏为盈。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21.2%,超过同期特斯拉的毛利率。反观蔚来与小鹏,上半年蔚来净亏损为60.56亿元,小鹏净亏损51.4 亿元。
与此同时,传统车企也不断在加速转型,特别是传统自主头部车企,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已经在纯电、混动领域加速蚕食市场。包括广汽埃安、长安深蓝、吉利极氪等新品牌都月销突破万辆大关,随着传统车企的全面转型和产品的持续推出,那些苦苦挣扎的新势力会越来越危险。
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以及国补的退出,车企进入一个需要依靠自身能力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阶段。然而,当头部造车新势力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争夺市场蛋糕的参与者也会越来越少。所以接下来会有更多造车新势力成为这个时代的炮灰,无数的新势力倒下,恰恰证明了造车就是九死一生的事。至于威马接下来能否起死回生,我们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