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爆接线端子上个月刚刚结束的慕尼黑国际车展,成为了中国新能源车企的秀场,比亚迪、阿维塔、蔚来、小鹏等一众中国品牌大秀肌肉。
然而,号角才刚刚吹响,欧洲的动作就来了:法国宣布,将重新批评电动汽车的碳排放,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计入;欧盟也宣布将对中国电动车开始反补贴调查,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或将面临高额的税收。
伴随着新能源转型,中国汽车工业近十年的飞速发展,让有着上百年汽车工业底蕴的欧洲各国,慌了。
2013年,特斯拉刚刚销售Model S参数图片),电动汽车还是汽车世界很小的分支。欧洲各大品牌,在中国的销量也正节节攀升,奔驰、宝马、奥迪德系三驾马车,在消费者眼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那时的自主品牌,正在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过渡阶段,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品。
那个年代的自主品牌,没有什么宏大的出海计划,也确实没有和老牌汽车厂面对面竞争的实力。
谁都没有想到,全球汽车工业,在这十年经历了巨大转变。一夜之间,传统燃油车开始被新能源汽车取代。
如果按照汽车工业的传统发展进程,发动机及变速箱等方面的标定和调校经验,需要长达几十年的积累,中国汽车品牌想要追赶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困难重重。
对各家车企来说,电动汽车都是新兴事物,电池电机电控的布局和之前完全不同。对于中国汽车厂商而言,大胆尝试并没有什么坏处,他们反复试错,在新的道路上大步向前。
然而,对于外国老牌车企而言,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品牌形象,需要反复决策,节奏就会慢很多。
得益于近些年在电动车领域的大胆探索,无论是近几年诞生的新势力品牌,还是转型新势力的自主品牌,都能够拿出像模像样的产品。
无论是续航、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体验,中国电动汽车都能做到世界领先。得益于中国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国的电动汽车也有着让全世界羡慕的性价比。
在英国、德国等老牌汽车工业强国,电动汽车的价格是要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而在国内,同价位买到的电动车的配置,要远高于燃油车。
国内12万元的大众ID.3,在德国的价格折合人民币超过30万元,德国多家媒体发文,甚至还说“是大众偏了心”。
然而,在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大众ID系列甚至算不上热门车型。和十几年前中外合资生产传统燃油车不同,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不只能制造,还能智造。
除了完整的产业链,还有自主创新技术和不断向上的自主品牌,为中国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电动车。合资品牌在很多方面没了优势,只能靠降价吸引消费者。
中国电动汽车的售价,哪怕加上相应的税费和运输费用,在海外依然有极高的性价比。
十几年前的中国产燃油车,曾在德国闹过“碰撞测试不合格”的笑话。现在的国产电动汽车,已经是各项优异的六边形战士,再加上一个让外国人不敢相信的低价,感到威胁也是正常的。
中国手机在全世界热销,是因为很多国家本来也没有相关产业,中国的手机并不会造成什么威胁。
而在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汽车产业都是国家的工业支柱,如果中国电动汽车登陆并来一场价格战,肯定会对国家的工业发展乃至就业情况造成影响。
中国电动汽车,确实会对欧洲各国的汽车厂商造成威胁,为了维护欧洲本土的利益,各种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制裁,也一定会到来。
汽车工业一直都是一个国家的工业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有着发达的汽车产业,除了能够保证本国人民开上高性价比的汽车,还能出口赚取外汇。
制裁和加税,短期可能会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出海造成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这些不会阻碍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
当年,高额关税之下,奔驰宝马在中国依旧畅销。现阶段,哪怕加上更高的税,中国电动车在欧洲依旧有着价格优势。
等中国品牌的影响力一步步增强,伴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推进,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