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日撸兼职妹9月8日,2023年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及报告在沪发布。尽管2023年中国品牌百强榜单的总价值同比下降了18.7%,但依然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1.01万亿美元,与2019年相比仍高出13%。“进入升维时代,品牌应当充分利用自己在过去三年里获得的经验,继续在数字化、多元化、创新和全球扩张方面实现突破。重振品牌核心资产才能延续品牌的可持续增长故事。”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凯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说。
今年品牌十强榜单中,腾讯(1441.09亿美元)连续第三年位居榜首,阿里巴巴(第二名,901.86亿美元)、茅台(第三名,884.27 亿美元)和抖音(第四名,466.41 亿美元)保持2022年势头。中国移动(第五名,316.76 亿美元)2019年后首次冲入榜单前五,凭借其多元化的业务服务以及对5G、云服务等新技术基础设施的投入,品牌价值增长38%。唯一的物联网生态品牌海尔(第八名,269.85 亿美元)聚焦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两大主赛道,排名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今年11个品牌新上榜(6个)或回归(5个)。这些品牌来自九个不同行业,证明中国市场仍然有许多途径打造知名品牌。全球时尚品牌希音(SHEIN)(第12名,215.80亿美元)是新跃升榜单中排名最靠前的。
据悉,该榜单品牌估值综合衡量品牌的财务表现与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力。凯度集团大中华区首席产品官暨凯度Marketplace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王磊指出:“洞察力已成为企业投资的‘风向标’,以技术驱动的前瞻性数据能够指引品牌前行。新时代,洞悉消费者的心智变化将赋能品牌可持续增长。强品牌带来的远不止社会赞誉和消费者认同。品牌价值还与公司股价之间正相关。在我们持续追踪中国最强品牌的13年里,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包括上榜的所有中国品牌)2010年7月至2023年6月间增长127.5%,同期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MSCI)中国股票加权指数下降1.1%。”
从行业看,今年上榜的百强品牌来自21个行业,其中媒体和娱乐、零售、金融服务以及酒类的品牌强势贡献了近三分之二的品牌总价值。品牌价值增长最快的前10名则来自八大行业,包括:电信服务、消费科技与服务平台、旅游服务、物流、酒类、服饰、媒体和娱乐,以及食品饮料。
媒体和娱乐行业(2413.98亿美元)继续居榜单第一大行业,其次是零售行业(1367.19亿美元),紧随其后的是金融服务业(1341.65亿美元),这是今年由银行和保险品牌整合的全新行业,包含14个品牌,在所有行业中上榜品牌数最多。此外,在中国文化传统及多元化饮用场景的助推下,今年酒类保持高涨势头,共11个品牌上榜,中国白酒品牌茅台和五粮液(第24名,103.02亿美元)品牌价值遥遥领先,增长最快的是青岛啤酒(32.49亿美元),跃升至第58名。
凯度中国区创新与客户体验业务董事总经理张霖介绍:“自然语言AI大模型迅速崛起,短视频流媒体在全球赢得受众,消费者日益倾向可持续产品和服务。商业环境充满了极致创新,营销规则快速变化。消费者体验、品牌建设和广告效果正在迅速融为一体,变成全新定义的数字化体验。颠覆性时代对创新的投资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例如智能科技品牌TCL(第83名,21亿美元)成立42年以来,业务布局不断拓展,从智能终端到半导体显示,再到新能源光伏,聚焦全球化、科技化、人文化的品牌战略,在全球市场保持较强竞争力。”
根据报告,服饰行业增长最具爆发力,同比增长高达327%,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服饰的品牌认同、本土化发展以及对文化属性的优势整合等因素。其中,安踏(第46名,37.49亿美元)和李宁(第51名,35.29亿美元)受益尤其显著,相较部分国外品牌赢得了更多中国消费者青睐,从而维持了强劲增长。
此外,生活服务品牌和旅游品牌快速增长,在所有品牌中表现突出。其中,携程(第52名,34.85亿美元)品牌价值大幅提升31%;南方航空(第42名,43.61亿美元)增长22%。
家用电器和个人护理也呈现再增长迹象。家用电器品牌如格力(第67名,26.86亿美元)和美的(第38名,51.65亿美元)已攀升至2019年水平,但仍需在高质量创新、新行业拓展,海外新市场机遇上发力。个人护理行业预计2023年品牌价值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持续升温的线上销售,需要进一步满足消费者对天然成分的追求,并且不断创新满足消费者在产品功能和品牌价值上的情感需求,还需专注部分明星单品以把握增长点。
今年报告中还显示,新能源汽车驶向可持续,共四个汽车品牌(比亚迪、理想、蔚来、红旗)上榜。如何为中国本土和海外市场打造可负担、创新性的新能源汽车是这些品牌的重心所在。其中,行业先行者比亚迪(第27名,91.10亿美元)正在泰国建设首家海外工厂,并计划在巴西、挪威和澳大利亚等国开设零售渠道;华为(第七名,270.53亿美元)和小米(第25名,100.76亿美元)亦在拓展新能源汽车。
中国强品牌走向全球,出海正逐步变为“必选项”。在海外市场探索增量的不应只是新势力,国内稳步发展的企业也需将出海作为长期经营的关键一步。王幸表示:“中国品牌有得天独厚的人群优势,能够直接触达全球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将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赢得更多海外消费者。我们将持续关注具备‘有意义的差异化’的强大品牌,见证它们在新升维时代下的可持续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