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探网oej5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许多行业招聘收缩的情况下,汽车行业却表现出人才需求强劲的景象。
在2023年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智联招聘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3年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
在人们印象中,北上广深是人才的聚集地,《报告》的结果却并非如此,招聘汽车人才最多的地方出人意料。
新能源汽车时代已来临,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兴起,动力电池人才、IT人才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在汽车业很紧俏。《报告》呈现的事实同样出人意料,汽车产业链的几大功能区块都存在人才需求的峰值,如大众概念中的IT人才并非香饽饽。
《报告》开篇提到,2023年1-7月,汽车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新能源汽车产能集中区域加速“抢人”,合肥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近5成;工艺/测试工程师需求增速较快,招聘职位数涨幅均超20%。
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8%;国资车企招聘岗位以设计/制造为主,造车新势力企业销售岗位需求较大;电气工程师成新能源车企研发主力,车载系统研发对嵌入式软件技能需求较高;CATIA 、UG等软件操作成为汽车行业从业必备技能,编程则是高薪技术岗位的稀缺型技能;造车新势力企业高薪“抢人”,车载系统研发月薪超3万;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职位平均薪酬领先,算法工程师月入近3万;学历与岗位平均薪资成正比,博士平均月薪超3万元。
虽然汽车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但今年以来毕业学生数量多,求职者竞争激烈。《报告》指出,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5%,远高于招聘职位数涨幅;非技术类岗位竞争激烈,高技术岗位竞争相对平缓;合资车企岗位竞争最为激烈,造车新势力竞争压力较低;合资车企最受年轻求职者青睐,造车新势力吸引资深从业者。
今年1-7月数据显示,合肥市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岗位同比增长46%,位居城市榜首位。合肥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已培育和引进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今年前5个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23万辆、同比增长4倍多。
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南昌市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2022年11月,南昌市出台《关于推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建设具有南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到2025年,力争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以上营业收入突破2500亿元,汽车产量达到80万辆。
纵观各个城市,南昌有江铃,惠州有比亚迪电池,长沙有广汽三菱,新能源整车及配套企业的集聚,使这些城市汽车产业的招聘需求较快释放,招聘职位数量增长位居前列。
近些年来,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固态电池、氢能电池等新名词频繁在媒体及网络上出现,给不少人造成这几方面人才最紧俏的错觉,事实却并非如此。
从职位来看,汽车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上升明显。今年1-7月,汽车产业各职位中,招聘职位数增速TOP10中高技术含量工程师占据8席。其中,工艺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分别以25%和20%的同比增幅排名前两位。
在国资车企、合资车企、民营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车企四大不同类型车企中,不同类型企业的需求各不相同。
国资车企中,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岗位招聘职位数占比达26.6%,排名第一;合资车企中,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汽车销售/市场拓展岗位的招聘职位数占比领先,分别为28.5%、27.7%;民营车企中,普工/技工岗位的需求最大,招聘职位数占比为39.1%;而造车新势力车企更注重汽车销售/市场拓展岗位,招聘职位数占比高达59.1%,远高于其他岗位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人才需求上的差异,反映出其生产和经营模式的鲜明特点。传统汽车时代的龙头企业以国资和合资企业为主,部分民营企业只在细分市场占有一定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国资车企和合资车企大多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以匹配新能源汽车的制造需求,但同时需要从事三电和智能化功能设计的人才,以匹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因此,国资、合资车企需要较多的整车设计和研发人才。
民营企业大多在细分领域以价换量,通过车型的经济耐用属性吸引消费者,需要大量招聘操作工、钣金维修工、焊工、喷漆工等基础技工人才,因而带动了相关岗位的招聘需求扩张。
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车企,更加侧重于汽车产品的智能化和用户的消费体验,选择企业直营的销售模式,而制造端大多交给有成熟造车经验的传统厂商。因此,造车新势力企业对于销售人员的需求远远多于依赖4S店和经销商的传统车企,但对于普工的需求却远低于传统民营车企。
电子化是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和共识,比如汽车助力方向盘从液压助力走向如今的电子助力,液压刹车也在被电子刹车淘汰等。电子化趋势反映在人才招聘上,就是汽车电子人才在核心岗位招聘需求较大。
数字化时代,软件操作和编程能力成为各行各业的“必杀技”。从主要技术型岗位的技能需求看,应用于汽车和机械行业的三维设计技能UG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电池/电气/电控研发职位的需求技能中排名前列。
汽车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AutoCAD也广泛应用于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电池/电气/电控研发等职位,是跨界通用性较高的汽车领域研发设计专业技术,因而需求也较高。
在智能汽车业务领域,C语言、C++、Java等通用编程语言,以及利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进行电路板设计的PCB设计,广泛应用于车载软件研发岗位,是招聘需求较高的技能种类。
汽车电子招聘人数最多,显示出紧俏的特点,但工资最高的并不是汽车电子人才,而是车载系统研发。
造车新势力企业车载系统研发岗位的招聘月薪高达30531元,高于民营车企的27313元、国资车企的18453元和合资车企的17560元。
与此同时,造车新势力车企给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电池/电气/电控研发、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等技术研发/工程师类岗位也开出了比其他类型车企更高的薪资。
进一步观察4大核心技术岗位下的细分岗位薪资情况。作为具备科技属性的行业,汽车行业不同职位的薪酬水平与技术紧密挂钩。
在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职位下的细分岗位中,底盘工程师、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平均招聘薪酬较高,分别为17017元/月、16856元/月。
在机械设计/制造工程师下的细分岗位中,平均招聘薪酬最高的是电机工程师和机械结构工程师,分别为19284元/月、19255元/月。
电池/电气/电控研发职位下的电池工程师、电控工程师的平均招聘薪酬分别为20107元/月、19817元/月,高于其他各细分岗位。
车载软件研发职位下的算法工程师岗位平均招聘薪酬排名首位,高达28146元/月。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学历无用论”,一些观点认为找工作和收入的高低均与学历关系不大。但从《报告》的数据来看,找工作和收入的高低与学历仍然正相关。
从新能源汽车各重点岗位的人才供需情况来看,采购/仓储/供应链管理岗位的求职竞争指数[ 竞争指数=简历投递量/招聘岗位量,指数越高,代表求职竞争越激烈]最高,达到134.4。其次是全媒体运营,岗位的求职竞争指数达到133.5。这两大岗位的进入门槛较低,求职竞争更为激烈。
同时,汽车设计/制造工程师、车载系统研发岗位的求职竞争指数最低,分别为42.1和55.5。这两大岗位的技术门槛较高,求职竞争相对平缓。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合资企业吸引的求职者中,18-25岁占48.2%,比例高于其他类型车企。
国资车企对高学历者吸引力较高,求职者中,本科、硕博学历分别占74.4%、11.8%,占比高于其他类型车企。
造车新势力企业更倾向招聘资深技术人才,因此求职者中近4成为30岁以上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