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宝图任务今天这期节目想跟大家聊聊智能驾驶,到底对我们来说是不是刚需。国庆期间,闲来无事,我就会在各平台回复大家的留言,看到很多人选车纠结的问题,都是在燃油车与新能源车之间来回徘徊 。
其实大多数人的用车需求都大同小异,无非是日常代步,偶尔短途自驾。 绝大多数家庭一年的行驶里程数也就1-2万公里,按理说一台普普通通的燃油车即可完全满足需求。
但是在现如今新能源+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大家又觉得燃油车是落后淘汰的产品,对于新能源车的智能车机,智能驾驶非常向往。 可是这里有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所谓智能驾驶,你真的用过吗?你真的了解吗?真的越先进就越适合你吗?
我提出这个问题的前提是,见过太多人买了一台智能驾驶还不错的车型,但是开了1-2年,只真正用过几次。他们仍然只相信自己的驾驶能力,对智驾持有怀疑态度。那毫无疑问,这套自己花钱买来的智驾系统,等于就是沉没成本,随着电动车一天天的贬值,
2020年,奥迪CEO马库斯·杜兹曼曾经说过,在智能汽车时代“算力即马力”。在他看来,一辆动车到底贵不贵,得让算力多少说了算。这句话虽然不严谨,但确实是当下新能源车市场的现状。很多消费者评判一台新能源车是否先进,大概率会看两样东西,它的
,它的智能驾驶配了多少芯片,有多少传感器,有多少激光雷达,用算力的多少来衡量车辆价值。这有点像手机测评环境中,给跑分来衡量性能的味道了。虽然我买手机从不看这种跑出来的分数,因为我有我买手机的衡量标准,比如我用于拍摄短视频的手机,毫无疑问是iPhone,因为摄像环境iPhone吊打所有安卓机。
而我备用机的标准是续航和充电速度,我需要随时掏出来都有电,没电了能快速充满电。所以,你跑出再高的分数对我来说都没意义,因为我几乎不玩游戏。只是微信,微博,钉钉,看视频,听音频,刷图文为主。
因此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智能驾驶才更适合自己?因为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试遍市面上所有的智驾车型,然后根据真实体验来决定买什么车。他们只能看视频评测,看图文分析,然后根据账面数据推演出结论,再根据口袋里的预算寻求最优解。这个方法基本没错,但是可能还不是最优解。
?然后换车的时候,是否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痛点?比如,当我开奔驰C的时候,就希望下一辆车拥有L2级智能驾驶辅助。为什么呢?因为奔驰C只有ACC自适应巡航,虽然可以跟车,可以加减速,但是它没有车道保持,我的手需要一直修正方向。而且在跑高速的过程中,前方如果没有跟车对象,他就会一直按照我设定的时速顶格跑。可是大家知道有些高速,一会儿120km限速,一会儿100km限速,进隧道有改成了80km限速。我就得不停切换巡航速度。而且前车如果车速过慢,我需要变道,就得推出自适应巡航,然后再重新激活。
当我试驾过L2级智能驾驶辅助的车辆,发现它可以车道保持,而且可以根据限速来自己调整巡航车速,我觉得这就解决了我的痛点。于是,第二辆车买的威马EX5参数图片),在2019年能花18-9万买到一台带L2级智能驾驶的电动车,也算是性价比不错了。
可是,有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之后,我又发现这个功能也有缺陷。首先它不能智能变道,还是需要我手动来操作,虽然变道完成后,它可以自动恢复智驾,但是总觉得有些麻烦。其次,它在应对车辆插队的时候过于谨慎,常常对方车身稍微偏离一点,它就开始急刹车。而且跟车距离也非常谨慎,设置最小跟车距离,隔壁车道也可以轻松插队进来,往往前方突然发生状况,它就会一脚急刹。
还有就是过十字路口的时候,因为路中间没有白线,驾驶辅助几乎百分百退出,就算不退出,过了十字路口寻找路面白线也多数是不成功。所以,我感觉整个策略就是牺牲舒适性,保证安全性。这就像是个技艺不精的杂技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他笨拙的动作,紧张的表情,
再后来,今年我去深圳试驾阿维塔11的智能驾驶,也就是华为的ADS2.0智驾系统,我从华侨城一路开到大梅沙,手脚几乎全程没有操作,那天还是周五,深圳的路上非常拥堵。说实话,我是有点被震撼到了。之前类似的所谓智驾系统,我也试过不少,但是无论从变道的果断程度,应对插队的制动力度,还是巡航过程中的跟车距离,各种复杂路况的处理,可以说都相当到位。
我甚至心中一直在思考,同样这段路,让智驾来开,和我自己开,到底时间上能差多少?试驾之前,我也相信用智驾可以安全抵达目的地,但是中途肯定会遇到各种龟速车,插队车,非机动车穿梭等等情况,而我想象中的画面,就是智驾车辆像个智障一样停在路中间,必须等到前车开动,或者右侧很远的距离都没有来车,它才会变道。
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它甚至变道比我真实开车还要积极。当然,也不是说华为ADS2.0十全十美,真的在非常拥堵的路段下形式,我还是会人工介入,这样效率更高。因此,我感觉
如果这么总结来看,我这几年换车的逻辑,似乎都是在升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而实际上,买车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上的车型智能驾驶功能整体都在迭代更新。可是,有一点也需要大家注意,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么激进,这么拥抱智能驾驶。比如,我媳妇就不能接受。
从2015年我买的奔驰C开始,ACC自适应巡航她的使用次数应该两只手就数的过来。再到2019年我买的威马EX5,L2级智能驾驶辅助她的使用次数为零,为什么我这么确定,因为我直到卖车的时候,她都不知道怎么启动L2。再到我现在的阿维塔11,买回来快半年了,她连方向盘都没摸过。她说这车听你说的那么复杂,我不敢开。
。因为厂家对于智驾系统的成本投入,最终都是要你来买单的。比如给你配上双Orin X芯片+激光雷达,算力怼到200TOPS以上,那这台车肯定比没有类似智驾系统的要贵上至少2-3万。
你看看最近很火的问界M7,入门版本24.98万,就是没有智驾系统的,但是加上ADS2.0智驾系统,就成了30.98万。虽然也有其他配置的增加,但是你仔细琢磨琢磨,其实高配卖的就是这套智驾系统,这6万的差价你是否愿意掏呢?
?大多数家庭8成以上的用车环境,就是A-B两点一线的日常代步。如果有一套成本不高,但是可以学习这条固定路线的智驾系统,是否可行呢?就像我们家里的扫地机器人,就像宾馆里自动进电梯送外卖的小机器人。完全无人驾驶,其实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并不大。我们只是希望日常代步的时候轻松一些,跑高速的时候轻松一些而已。
但是买车的时候,付出的成本当然能够越低越好。就好比配电脑的时候,你不玩游戏,就买个集成显卡,玩3A游戏大作,那肯定要被“皮衣刀客”狠狠宰上一刀。
但是很遗憾,过去这两年,车企在车用智能驾驶计算芯片这个领域基本没得选。市场上能提供的大厂高算力硬件方案,只有华为MDC和英伟达Drive Orin X。如果想跟华为合作,就必须加入HI方案,也就是HUAWEI Inside,上汽老总曾经拒绝合作,说这样会失去灵魂。
不过,前几天的新闻,上汽开始跟英特尔合作研发自动驾驶,看的周围人一头雾水。而如果选择英伟达的 DRIVE Orin X方案,缺点只有一个,贵,几乎比华为贵一倍。
。因此,之前我看过一个调查研究,只有40%左右的人愿意尝试放开手脚,让车辆智能驾驶。这还就仅仅是“愿意尝试”,而像我这种平时倒车入库几乎百分百用智能泊车,上了高速几乎百分百用智驾系统的人,估计连1%都不到。但是回看目前用华为ADS2.0智驾方案的车型,也就是问界和阿维塔,而这两个品牌累计销量也不是很多,问界也不是全系标配ADS2.0。所以,
大多数人还是在猜测,质疑中买了其他车型。大家不相信智能驾驶能应对不守规则的非机动车,能应对突如其来的鬼探头。
比亚迪海豹DM-i和小鹏G9,这三类人不推荐买!大众ID.4,买它都是图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