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袁圆集微网消息,此前业界普遍预计半导体产业将于下半年复苏,如今第三季度已过三分之二,产业复苏情况如何?是否与预期的走向一致?本周,集微网梳理了近期六大晶圆代工厂在第二季度财报或召开的法说会/业绩会上披露的信息,发现这波库存调整不如预期,将持续至第四季度。
虽然整体去库存情况仍较为严峻,但伴随小米汽车量产进程提速以及折叠屏出货量激增,有望带动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上游供应链降低库存水位。其中,小米汽车规模量产提上日程,A股概念股及小米汽车生态链企业将受益成长。
半导体库存调整进度已成为判断产业景气的重要指标之一,回顾过去产业循环,大约每3~4年会有一波库存调整,约持续2~3个季度,然而这波从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就出现迹象的库存似乎还未正式结束,各大晶圆代工厂的看法也偏向悲观。
台积电总裁魏哲家直言,大趋势比我们先前预期弱,库存调整到什么时候是个好问题,一切都要看经济因素。市场终端需求不佳持续、AI虽然强劲但仍不能完全弥补需求不足等都是影响半导体库存调整的因素。第三季度确实感受到客户AI需求增加,但总体经济形势持续走软、中国大陆需求复苏较预期缓慢,及因终端市场整体需求疲弱,客户更谨慎,预期库存调整可能延续至第四季,目前对前景的看法不如3个月前乐观。对今年半导体(除存储外)产业营收维持上季预估的下滑4-6%,晶圆代工产业则由衰退7-9%下修至14-16%。
联电共同总经理王石表示,由于终端需求疲弱,半导体产业库存调整将持续至第四季度。中国大陆复苏比预期慢,整体终端需求疲弱,虽然电脑、服务器等部分产品需求回升,但无法抵消总体消费能力减弱。先前车用和工业等需求较平稳,随着库存水位上升,客户也对供应链较谨慎,关注景气变化。
中芯国际CO-CEO赵海军认为,虽然行业下行已经触底,但依然面临包括去库存速度低于预期、需求增长缺乏动能以及地缘政治影响在内的诸多挑战。他表示:“中国大陆和全球的经济社会都已全面常态化运行,但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低于预期,集成电路产品的库存依然高企。目前市场信心不足,芯片公司压缩花销。从整个市场来看,手机和消费电子领域仍处于创新瓶颈期,没有新的亮点,需求不增反降,换机周期变长。仅个人电脑、工业、新能源汽车等细分行业供需逐步趋向平衡。”
力积电总经理谢再居坦言,第2季在客户将近半年库存调整后,虽然陆续有驱动、传感器的补货短单,但总体来说,IDM客户对车用、电源管理芯片、射频等特殊芯片拉货企图心放缓,依旧缺少长期需求讯号,甚至连超过一季的长单也没看到,加上后通膨时代欧美消费保守,以及大陆经济短期持续疲弱,“很难想像市场气氛立即好转”。
世界先进的看法则较为乐观,该公司指出,由于消费电子产品经历几季库存调整后,第二季度客户晶圆需求增加,晶圆出货量明显成长,带动营运向上。但为了应对半导体产业剧烈库存调整周期与经济前景等因素,世界先进持续谨慎评估产能扩充。
从上述晶圆代工厂商的预测中可以看出,这波库存调整不如预期,将持续至第四季度。库存问题也体现在近期供应链的消息中,业界传出,手机市场复苏不如预期,为刺激客户拉货意愿并加快出清库存,高通近期启动杀价战,锁定中低端5G手机芯片,且降价程度“相当有感”,高达一至二成,联发科也有相关传闻。另外,受到手机影响较大的不止SoC厂商,存储也是重灾区,截至今年6月底,三星电子DS部门的库存为33.6896万亿韩元,SK海力士为16.4202万亿韩元,两家存储公司的库存总额超50万亿韩元。
半导体产业去库存状况将随着下游需求释放而持续获得改善,其中,小米造车进程近日连续获得重大突破,规模量产已提上日程,有望助力包括半导体在内的上游产业链企业去库存进程。
8月23日市场爆料,小米造车资质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小米最大造车资质悬念尘埃落定;次日供应链又爆料,小米汽车已在大批量招聘普工。显然,小米汽车已集齐造车的所有条件,量产有望按计划顺利推进。“年轻人第一辆车”日益临近之际,小米汽车的最大悬念仅剩供应链。
由于保密协议限定,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披露已与小米汽车达成产品供应关系的企业不多,只有一汽富维、奥联电子、哈工智能、埃斯顿、雅创电子、三安光电、华阳集团、光庭信息、富特科技等少数公司。
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比重达50%,因此小米汽车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备受关注,最新消息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宁德时代将成为小米汽车的二级动力电池供应商,比亚迪则被中创新航(港股)替代,并成为一级动力电池供应商。
除了如上几家上市公司,几何伙伴、大陆集团及地平线合资的大陆芯智驾也是小米汽车的供应商。
不仅如此,更多企业正在积极寻求与小米汽车的合作,如博俊科技、美力科技、普路通、三丰智能、三花智控、瑞鹄模具、智云股份、凯众股份、丰华股份、浙江世宝、合兴股份、锦富技术、三联锻造等A股公司,目前仍在积极打入小米汽车供应链。
事实上,小米在汽车半导体、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底盘、模具等产业链环节早有深入的产业布局。
盘点发现,汽车半导体是小米汽车生态中,布局企业数量最多的一个环节,其中不乏比亚迪半导、黑芝麻智能、明皜传感、裕太微、长晶科技等知名企业;动力电池领域还覆盖蜂巢能源、赣锋锂业、珠海冠宇、卫蓝新能源等电池供应商。
除了电动化,小米汽车智能化上的布局成果同样显著,如智能驾驶领域的赛恩领动、纵目科技、Momenta,智能座舱领域也有追锋汽车等生态公司。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投资布局已囊括时下全球销量最大的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两家激光雷达企业,将为其打造大融合智能驾驶方案提供便利。
半导体行业去库存,新能源汽车只是其中助力之一,手机新需求也在加速释放,有望加速市场走出低迷行情,其中,折叠屏手机即为其中持续放量细分市场之一,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2%,其中Q123销量同比增长51%,Q223销量同比增长99%,已实现连续十一个季度的同比正增长,成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在高端产品方面,2023年上半年,华为Mate X3得益于超轻薄的独特设计,以及灵犀通信、防水、拍照、屏幕、电池、无线充电、悬停、北斗卫星等全能表现,取得了季度单品销冠的成绩,在万元以上超高端折叠屏市场占据半壁江山。
从市场份额来看,上半年华为依然稳居市场份额Top1,这主要得益于其3月上市的折叠屏新机Mate X3的优异表现,一经上市便夺得Q223国内折叠手机单机单季销量冠军,同时带领华为夺得Q223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OPPO位居第二;三星市场份额第三,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在中国市场份额稳定;vivo跃升至国内第四;荣耀/小米/MOTO市场份额则分列五、六、七位。
其中,为了抢占小折叠屏手机市场机遇,摩托罗拉、三星、华为、OPPO、vivo等近年来推出一系列小折叠屏手机产品,更是将最低首发价拉至4000元以内,大幅降低消费门槛。
下半年,更多的小折叠屏手机新品还在路上,将加速折叠屏手机市场驶入发展快车道。有分析预计,小折叠屏手机的爆发式成长将推动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进一步突破,预计2023年出货量有望超过2000万部。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成熟,苹果也将入局折叠屏手机市场。据报道,苹果正在研发可折叠iPhone和iPad原型机,预计苹果首款折叠产品最早会在2025年推出。届时,折叠屏手机市场将全面爆发,有望进一步突破5000万部。
折叠屏手机将翻开全新的市场空间,品牌厂商对其寄予厚望。荣耀CEO赵明表示,荣耀要打破直板手机和折叠手机的边界,把折叠屏手机从新赛道变成主力赛道。届时折叠屏手机市场成长空间是不可想象的,与今天相比有可能是一个10倍的增量市场。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7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突破1亿部。
值得提及的是,折叠屏手机市场快速增长,也带动显示屏需求增加。据UBI Research预测,今年可折叠OLED显示屏的出货量将达到2200万片。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增至6100万片,年增长率为29%。
随着可折叠市场的扩大,一些专家预测,可折叠显示屏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4.1亿美元扩大到2027年的8.4亿美元。
而在折叠屏材料方面,随着三星显示计划在未来量产仅使用超薄玻璃(UTG)的可折叠OLED显示屏,以及京东方、TCL华星光电和维信诺也在开发此类产品,无色聚酰亚胺(CPI)的份额预计将稳步下降。
A股汽车零部件厂商中报盘点:228家合计营收5845亿元,近七成实现净利增长
|